2012年4月30日 星期一

為什麼目前美國國庫債券看似具有較高風險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2/04/30 】

在美國國庫債券於2011年夏季出現大幅反彈前,市場便已對債券市場可能面臨「泡沫化」的情況感到擔憂。而在這之後,債券的殖利率水平甚至還更進一步下滑,僅管在2012年第一季殖利率曾一度出現上揚走勢,但投資人仍然對美國國庫債券目前的殖利率水平感到擔憂。

在今年2月份,貝萊德的全球總裁(同時也是掌管資金最多的債券型基金經理人之一)便向彭博新聞社表示:「投資人應將100%的資產投資於股票,因為股票的證券評價水平以及報酬率皆優於債券」。

直到最近,投資人關注的話題大多還只是在美國國庫債券殖利率變得有多麼地低。在2011年初,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的殖利率為3.5%,對許多投資人來說,這樣的殖利率水平確實相當的低,因此在2011年大部分的核心債券型基金經理人都將基金的利率敏感度下調至低於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在2011年夏季債券市場出現反彈之後,目前10年期國庫債券殖利率更下降至2.3%的低水平。

債券殖利率處於偏低水平,究竟反映了什麼樣的市場狀況呢? 簡單的來看,我們可以將債券的殖利率視為對持有債券一段時間的投資人的補償。根據這個簡單的概念,在理論上投資人也可以根據所承擔的風險類型,將債券的殖利率分解成各個不同的報酬補償元素。事實上,許多投資人會先將債券的殖利率區分出因通膨風險而獲得的補償,而其餘的部份便是所謂的實質殖利率。

舉例來說,市政債券的投資人通常會預期除了能因通膨風險而獲得補償之外,他們也會獲得與流動性、信用素質、發行人贖回權、到期日長短等因素相關的補償。在這樣架構下,瞭解各類型債券應給予投資人多少報酬,便是任何一位主動式債券基金經理人所擔負的重責大任。在各個不同時點,承擔各項風險應獲得的補償也會出現變化,基金經理人的基本任務便是去判斷這些風險所應給予的補償,同時也需決定一檔債券是否具有足夠的投資價值,並藉此進行買進或賣出的動作。

在某些情況下,檢視美國國庫債券會是較為簡單的作法,因為這類型債券通常具有相當高的流動性,同時不具有任何選擇權條款,此外,多數投資人也將其視為不具有信用風險的債券。不過,該類型債券仍具有通貨膨脹風險,投資人也會因此要求獲得補償。

在正常的情況下,投資人可以藉由比較具相同到期日的美國國庫債券以及通膨連結債券(TIPS),來瞭解債券的報酬組成元素(通貨膨脹率以及實質殖利率)。因為通膨連結債券的本金會根據通貨膨脹率進行調整,因此通膨連結債券所產生的收益,基本上便代表了實質殖利率。因此,將一檔債券的殖利率扣除掉通膨連結債券的實質殖利率,便可得到市場對通貨膨脹率(至債券到期日這段期間內)的預期值。

根據這個計算方式,在幾年前,投資人可能會將美國國庫債券約5%的殖利率,扣除掉通膨連結債券約2.5%的殖利率,得到約2.5%的通膨預期值。

然而,目前的情況卻相當不同,這有一部份是因為美國聯準會(Fed)努力壓低國庫債券的殖利率水平,以增加投資人的風險偏好,寄望能向經濟體注入更多的資金。

不過,不論是甚麼樣的原因所造成的,目前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的殖利率約為2.3%,但與之相近的通膨連結債券的殖利率卻是一個接近零的負值。

從這些數據當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相當多的資訊,我們除了可以得到通貨膨脹率的預期值之外,也得知美國國庫債券事實上並不會帶來任何的實質殖利率。因為通膨連結債券的殖利率是負的,這也意味著在美國國庫債券的投資人所獲取的報酬率,實際上比通膨水平來的低。

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結果,對於許多擔憂殖利率水平將會上漲的基金經理人,以及在過去的一年內對美國國庫債券抱持謹慎態度的投資人來說,這樣的數據更加深了他們的擔憂情緒。

晨星的數據顯示,有超過90%的中期債券型基金對美國國庫債券所配置的比重較巴克萊美國綜合債券指數來的低;另外,也有超過60%的中期債券型基金的存續期間低於基準指數。

而一些核心債券型基金經理人開始偏離基準指數的投資比重也已經不是新聞,但由於他們對美國國庫債券配置較低比重,並且降低基金的利率敏感度,因此在2011年美國國庫債券反彈時,有超過88%的中期債券型基金的報酬表現落後於對美國國庫債券配置較高比重的基準指數。

晨星分析師對部分基金經理人進行訪談,多數經理人對於未來幾年內的通膨預期值大多介於2%至3%之間,這樣的數值區間也確實符合了美國國庫債券以及通膨連結債券所反映出的通膨預期值。

然而,到底通膨是2%還是3%將左右美國國庫債券在投資人心中的投資價值。因為投資人或許能夠勉強接受1%的實質殖利率水平,即便他們認為實質殖利率應該要有1.5%至2%;但若是投資人幾乎確定通膨將完全吃掉債券的殖利率,那就是另一個完全不同的情況了。

(本文由晨星美國撰寫,晨星台灣編譯)

 

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狄儂 多元布局 穩中求勝



【經濟日報 張瀞文 2012/04/19】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為台灣投資人最愛的債券型基金,基金經理人狄儂(Paul DeNoon)透過多元化布局降低風險,替投資人創造長期穩健的績效。 到2月底為止,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的規模達184億美元,其中台灣投資人持有約57%,也就是超過10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3,000多億元,人氣冠軍基金的寶座難以撼動。

在2008年金融海嘯時,恐慌的投資人全面撤離風險資產,這檔基金規模大幅萎縮。但2009年,基金淨值強勁反彈,投資人重新進場擁抱「舊愛」,而且不再輕易撤退。去年歐債風風雨雨,市場大幅動盪,這檔基金規模持續穩定成長。

台灣核備的境外基金超過1,000檔,台灣投資人投資的總規模2.4兆元,這檔基金就占八分之一,為何會成為台灣投資人的最愛?很早引進台灣、長期績效穩健、配息平穩,都是重要原因。也由於聯博的經驗太成功,現在台灣核備的債券基金幾乎都有每月配息的機制,不論是國內投信發行或是境外引進台灣的基金。不但如此,聯博在台灣的經驗也「外銷」到香港、南韓等地。

這檔基金的名稱雖然是「高收益債券」基金,但狄儂指出,其實投資組合多元,除了高收益債券以外,還有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等級公司債、商業不動產抵押擔保證券(CMBS)、擔保房貸憑證(MBS)等。此外,基金目前持有債券數目近1,000檔,降低單一債券波動的風險。

狄儂早已注意到新興市場公司債的投資契機,目前基金內的比重已達7%,高過歐洲高收益債券的比重。不過,他的團隊密切注意這個快速發展的領域,觀察是否有泡沫化的跡象。

除了新興市場公司債以外,在風險資產中,狄儂昨(18)日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美國高收益債券的投資機會較多。相反的,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的上揚空間不大,目前基金中持有的比重約5%。狄儂說,雖然全球經濟仍面臨高油價、歐洲景氣惡化、中國經濟趨緩、美國財政政策轉變等風險,但整體來說,全球經濟溫和成長,通貨膨脹壓力溫和,違約率仍低,是最有利高收益債券的環境。

狄儂指出,長期來說,高收益債券的收益主要來自於票面收益。目前美國高收益債券與美國公債殖利率之間的利差約60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如果加上公債的收益率約130個基本點,可望替投資人創造7%的年報酬率。



【Winzi 讀報】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是一檔不錯的高收益債券基金,唯一不滿意的是一直在調降年配息率。

相關報導 :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調降配息率

 

2012年4月17日 星期二

投資級債 上周淨流入8.73億美元



圖片來源 : www.solarfeeds.com


【經濟日報 記者何佩儒 台北報導 2012/04/17】

西班牙債信疑慮增溫,市場不確定性引發風險性資產賣壓。根據EPFR統計,上周除了投資級債、美債基金分別流入8.73億與0.56億美元,其餘股債基金全數流出,其中美股基金單周流出達70億美元,創近17周以來單周流出新高,4月以來僅全球新興市場基金仍保有1.71 億美元淨流入。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納托(Neill Nuttall)指出,西班牙公債殖利率飆至近6%關卡,股市也重跌至近三年低點。隨歐盟已將整體金援穩定資金擴充至8,000億歐元,預計本周五IMF開會將同意進一步金援歐洲,歐債再度擴大機會有限。

儘管出現短線遇亂流,但市場預期歐美公債殖利率中長期將維持相對低檔水準,市場資金將持續尋找相對具收益率的投資標的,有利於信用型債券如投資等級債券、高收益債券、以及新興市場債券的後續表現空間。

富蘭克林華美新興市場股票組合基金經理人陳韻如分析,過去一周各類型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全數呈現淨流出、美股基金也大幅遭資金撤出,顯示投資人風險意識升溫、投資行為又趨向一致化。

觀察本波股市回檔原因不外乎對於中國經濟前景的擔憂,以及歐債議題重新浮上檯面,不過這兩者都不是新的市場議題,評估僅為股市回檔的消息面紛擾,現階段新興股市是進入短線漲多後的整頓期,未來若企業獲利預估下修情形減緩甚至觸底反彈,預期股市仍可望重啟上漲動能。

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國機會基金經理人包爾表示,美國股市從2011年10月低點至今、彈幅近三成,讓部分投資人萌生居高思危的擔憂,但不論是從本益比、股價淨值比、股價現金流量比或股價營收比等角度,S&P500指數目前的評價面均低於中長期歷史平均水準。

著眼美國經濟改善、企業基本面健全且貨幣政策依然寬鬆的總體環境下,仍看好美股表現,尤其是科技、消費性耐久財、工業及能源類股。


【Winzi 讀報】

買標榜投資級的債券基金就絕對安全嗎? 你/妳可知道也有高風險的投資級債券基金嗎? 以圖一來看,似乎看不出此檔債券基金有何風險,但是若將時間拉長來看(圖二),此檔基金自次貸風暴後即一跌不起,買到這種投資級債券基金可會讓人大吃好幾驚,小心慎選投資級債券基金!


圖一


圖二

 

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

適當的資產分散配置



圖片來源 : http://sydneywestbiz.com.au/super.php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2/04/09】

近年來,市場上有越來越多的基金出現。在過去的10年內,美國市場不僅有數千檔共同基金被推出,ETF以及封閉式基金亦大量增加,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特殊性或另類投資風格的基金。

不過,投資人卻也因琳瑯滿目的基金產品而感到困惑,為了適當的分散配置資產,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開始認為他們所需投資的資產類別,應比他們原先想像的來的多。

除了股票、債券以及現金之外,許多財經專欄作家或財務顧問(尤其是極欲推銷新產品的基金公司)開始建議投資人,可以在投資組合中增加一些房地產或商品類投資的曝險部位。

除此之外,他們亦持續建議投資人可將其股票型資產分散配置於大型股與小型股、美國股票以及全球股票(其中包括了新興市場股票),以及成長型與價值型股票。

因此,一些投資人所持有的基金檔數越來越多,導致投資組合中的基金檔數可能高達20至30檔,也因此增加了管理的難度。

然其他的投資人,尤其是那些有退休計劃的投資人,則採取了相反的方式:他們僅投資於一檔資產配置分散的目標期限或類似的基金,冀望藉此達到分散資產配置的目的。

然而,僅持有一檔「全方位」的基金,有可能會是不錯的方式;但並非所有的基金產品都可以順利達到投資人的期許。而更重要的是,許多的投資人仍會想要自行選擇投資標的,並承擔其所帶來的風險。

事實上,持有少數幾檔的基金,並不會違反資產配置分散化的原則。但在這當中,真正最重要的關鍵,則是投資人必須對兩種資產配置分散化的思維有清楚的認知。


滿足投資目標 VS 獲得超額報酬

一般來說,大部分投資人想要進行分散配置資產的原因有兩個。比較傳統的原因,是當某一類型的投資標的遭遇損失時,資產分散配置較能夠確保投資人所持有的其他類型資產能夠上漲,或至少不會下跌。

第二個分散資產配置的原因,則是一個較新的概念:藉由分散投資,避免錯失明年或未來十年具有上漲潛力的資產類型。

而後者便是造成投資人持有過多基金的原因。也許你已持有一檔不錯的全球型基金,但憂心不投資於全球小型股票型基金、新興市場基金,或甚至中國、印度等受到關注的市場,便無法參與未來成長潛力最高的資產類型之上漲行情。

此外,投資人也可能聽聞,如果不投資於黃金基金,一旦黃金基金出現像過去10年一樣的強勢表現,你便可能會再度錯過其所可能帶來的報酬率。在這樣的思考邏輯下,投資人便會買進更多投資於金屬或商品類的ETF或共同基金。

雖然這些特定類型的基金當下也許會有相當亮麗的報酬表現,而其優異的表現也可能會持續的一段時間。不過,投資人仍需留意的是,長期投資的目的是為了要滿足自身的投資目標,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投資人也必須能承擔自身投資組合的下跌風險。

也就是說,投資人的投資目標並非是要賺取到最高的報酬率。傳統資產分散配置的思維是屬於較為保守的方式,而第二種資產分散配置的思維則較為積極,並企圖獲得最佳的報酬表現。


實務上的意義

明確的來說,堅持採用傳統資產分散配置方式,並不意味著你必須要放棄投資於新興市場或黃金基金,或者不能夠藉由較新型的投資標的,來賺取更高的報酬。事實上,只要你能夠適當地挑選基金,就算你所持有的基金檔數並不多,你還是可以具有上述類型資產的曝險部位。

舉例來說,許多不錯的全球股票型基金雖主要投資於大型股票,但其地理區域的資產配置可能相當分散;有些基金甚至將新興市場納入投資組合當中,以獲取當地市場利基;有些基金經理人則是藉由布局於傳統價值型以及快速成長型等不同投資風格的股票來獲取投資收益。

此外,如果投資人作過相關的研究,並且認同其他市場人士的觀點:商品是一項單獨的資產類別,在其他的投資部位表現不佳時,商品這個資產類別可能會有較佳的防禦能力;那麼運用共同基金或ETF這些投資工具,來進行商品的投資便是相當合理的。

相反的是,倘若買進許多檔特定商品類型的ETF,僅是因為預期其中一檔ETF在未來的一、兩年內,應會上漲兩倍或三倍的機會,而不想錯失其上漲行情,那麼這種分散的投資方式便可能與上述的投資目標背道而馳。

簡而言之,長期投資的目標與希望能夠贏得彩券的情況並不一樣。進行合理的資產分散配置,並且謹慎選擇合適的基金,長期而言仍能夠幫助投資人獲得不錯的報酬率。的確,這樣的方式並不能保證會有最高的報酬率,但卻能讓投資人在可承受的風險範圍內,提高達成投資目標的可能性。

(本文由晨星美國撰寫,晨星台灣編譯)


【Winzi 讀報】

投資組合中的基金檔數可能高達20至30檔 -
掉入資金後繼無力的高風險陷阱

僅持有一檔「全方位」的基金,有可能會是不錯的方式 -
首要條件是要選到優質的基金

持有少數幾檔的基金,並不會違反資產配置分散化的原則 -
這個觀念是對的,而事實上也是對的

進行合理的資產分散配置,並且謹慎選擇合適的基金 -
挑到優質的基金即已成功一半,也才是致富之道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霸菱全球新興市場基金



圖片來源 : 霸菱基金月報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2/04/09】

隨著歐債問題趨緩,今年以來的資金明顯回流到全球新興市場,帶動新興市場出現強勁反彈,截至3月26日止,晨星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組別今年以來的漲幅達到12.67%(以原幣別計算),表現相當不錯。

而在美國於2014年前仍將維持低利率水平的情況下,市場將具有充沛的流動性,新興市場可望能憑藉其高成長的特性而獲得資金青睞。在晨星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組別中,霸菱全球新興市場基金(A類美元配息型)於1992年2月24日成立,截至目前為止成立已超過20年,以下我們針對該基金做進一步的評析。

★投資策略部分:

該基金所採用的投資策略自1996年來都未曾變動,基金經理人結合了由上而下以及由下而上的分析方法來建構投資組合。該基金首先會根據量化模型的數據,再加上投資團隊的評估意見,將20個主要的新興國家市場加以評分。

該基金會針對5個要素(成長性、流動性、貨幣、管理機制、證券評價價值)來分析各個國家市場,並給予1至5的評級。基金經理人會加碼具有1或2評級的國家市場,並且減碼4或5評級的國家市場,且在進行國家的投資配置時,該基金也會參考分析師的個股建議。該基金會先從可投資範圍內的1,000檔股票中,篩選出滿足流動性條件的600檔股票,然後分析師會針對這600檔股票作進一步的分析。

分析師會採用分析國家市場的5個要素來檢視這些股票,並將這些股票區分為1至5評級 (1為最高評級)。約有350檔股票會具有1或2評級,基金經理人則會再從中挑選出55至60檔股票。另外,該基金亦會進行風險分析,目的是要使該投資組合的風險能夠分散於各個國家市場。


★投資組合方面:

該基金所採用的投資策略會針對國家市場進行排序,因此該基金會明顯較著重投資於特定的國家市場。截至2012年2月底止,該基金明顯對內需型市場配置了較大的投資比重,例如中國以及俄羅斯。

在另一方面,該基金也逐漸降低以出口為導向的國家市場,包括了台灣以及南非的投資比重。另外,由於該基金主要針對其所青睞的國家市場進行選股佈局,因此該基金在產業的投資配置上往往會與同類型基金組別有較大的差距。截至2012年2月底止,該基金對金融服務以及科技類股分別配置了24.84%以及20.97%的比重,分別較同基金組別平均高4.98%以及5.79%。該基金會較傾向在這兩個產業中找尋成長性較高,且證券評價價值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基金績效及風險方面:

該基金前任的經理人Syme 以及Wimborne的績效表現相當強勁,在其任職期間(2006年12月至2011年4月)該基金的原幣別年化報酬率為10.46%,較同基金組別平均高出4.9%,而這段期間內,該基金的績效表現亦排名在同基金組別前10%。基金經理人能夠有優異的績效表現,主要因該基金能夠持續運用相同的投資策略,而且該基金團隊也能夠從各個國家市場中挖掘出投資機會,並具有良好的選股能力。

舉例來說,在2008年,該基金的下跌幅度便較同類型基金低,而在2009年市場反彈時期亦有勝出的報酬表現。該基金現任的經理人Lampl自2011年4月開始接管該檔基金,截至2012年3月26日止,該基金的原報酬報酬率為負的15.68%,較同基金組別平均低4.33%,這主要是受到該基金對墨西哥及印度市場的選股佈局的拖累。

但由於Lampl的績效表現紀錄較短,因此仍不足以作出較有意義的評估。新興市場的波動風險通常會相當高,而該基金也可能會出現大幅的損失。不過,相較於同類型基金,截至2012年2月底止,該基金的3年及5年晨星風險皆低於同基金組別平均。


【Winzi 讀報】

巧合的是在今年1月份的Smart雜誌也有一篇晨星所寫的 "霸凌 全球新興市場基金" 的評論,不過此篇評論對於此檔基金似乎有些不同的評價。

 

2012年4月3日 星期二

美製造業加速擴張





【經濟日報 編譯余曉惠、葉亭均 綜合外電】
美國3月製造業景氣加速擴張,代表製造商可望安度這段全球成長趨緩的時期,然而美國2月營建支出意外下滑,為連續第二個月走跌,顯示營建產業仍需一段時間才能趨於穩定。美股三大指數盤初翻紅小漲。

美國供給管理人協會(ISM)公布,3月製造業指數從前月的52.4攀升到53.4,也優於市場原先預估的增至53,指數高於50代表產業活動擴張。

美國經濟從2009年6月結束衰退迄今,製造業一直是驅動復甦的主力。

ISM的數據顯示,製造業已經連續擴張32個月。

汽車銷售增加,企業持續採購設備並回補庫存,使製造業持續帶領走出兩年多來的衰退,但海外消費者需求減少仍帶來風險。製造業占美國經濟的12%。

根據報告,3月的生產指數攀升至三個月高點,就業指數更站上九個月最高。

美國工廠一直是帶動就業的功臣,過去三個月來增加10萬多個工作機會,占就業淨增人數約七分之一。新訂單指數、出口指數也成長;價格指數雖然略微下滑,但通膨壓力顯然仍居高不下。

美國商務部同日公布,2月營建支出較前月下滑1.1%,為七個月來最大跌幅,不但較1月經修正後的0.8%跌幅更糟,也遜於經濟學家預估的0.6%增幅。

由於預期未來還有更多房屋法拍,房價持續承受下跌壓力,可能抑制建商著手進行新建案。

同時州政府、地方與聯邦政府大砍預算,也對營建業造成影響。

【2012/04/03 經濟日報】



亞洲製造業景氣 持續走強

【經濟日報╱編譯劉利貞/綜合外電】
最新製造業數據顯示,歐元區周邊國家景氣低迷的情況已蔓延至德、法等核心國家,預告前景的新訂單更連續十個月下滑。但亞洲恰恰相反,製造業景氣普遍轉強。

雖仍稱不上強健,但亞洲三大出口國中國、南韓和台灣的出口及內需紛紛走揚。



中國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攀抵11個月來高點。滙豐(HSBC)調查也顯示,台灣3月的PMI值為54.1,超越2月的52.7,顯示景氣連續兩個月改善,製造業景氣加速回溫;南韓3月PMI則升至一年來最高。

駿懋銀行(Lloyds)全球研究部門主管羅雷說:「就主要經濟體的狀況而言,我們可能正在經歷全球(經濟)最疲弱的時期,但這些國家正以不同的步調成長。亞洲將成為全球經濟的領頭羊,而美國以不大的差距緊追在後,領先已開發經濟體,歐洲則遠遠落後。」

根據這些數據,亞洲2012年第一季成長仍將趨緩,中國經濟的增速可能降至2009年初來最低,印度製造業則連續三個月放緩,高昂的原物料價格也無下跌趨勢。



瑞穗銀行駐新加坡經濟學家瓦拉坦說,中國製造業PMI意外上揚,應能協助消除有關中國經濟「硬著陸」的疑慮。但這不代表中國經濟回升,儘管歐洲情勢和美國經濟復甦出現穩定跡象,全球經濟仍充滿不確定性。

【2012/04/03 經濟日報】


【Winzi 讀報】

根據滙豐(HSBC)的資料,中國3月的PMI值從2月份的49.6再下跌至48.3。並非上述"中國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攀抵11個月來高點"。



滙豐唱反調 陸PMI數據連五月緩增

【經濟日報 記者侯雅燕 綜合報導】
相較大陸官方PMI數據持續回升,3月滙豐中國製造業PMI為48.3,顯示大陸製造業運行連續第五個月月增率放緩,更創下三年來第二大降幅。

對於大陸官方與滙豐公布數據的差異,滙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解釋指出,主要原因在於調查樣本以及季節調整技術的區別。官方PMI樣本構成中包含更多大型企業,其走勢顯示反彈主要由大企業的經營活動回暖拉動,但3月小企業PMI則下降。

滙豐公布的3月資料顯示,受國內外需求疲弱所影響,大陸製造業產量在五個月以來第四次出現下降。新訂單創下今年最大降幅,新出口業務也連續第二個月趨降。

報告指出,3月製造業產出重現收縮,並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大收縮率,背景原因是新業務總量進一步下降。國內外市場需求普遍低迷,新出口業務量月增率溫和下降。



歐元區製造業 連八月衰退

【經濟日報 編譯余曉惠 綜合外電】
歐元區製造業景氣3月加速萎縮,而且是連續第八個月衰退,連核心的法國和德國也難逃此劫,顯示歐元區第一季經濟很可能持續衰退。不過在歐元區以外的英國,製造業景氣意外出現十個月來最強勁的擴張。

Markit公司公布,3月歐元區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上個月的49降至47.7,符合初估值,但低於象徵景氣榮枯分水嶺的50。歐元區製造業景氣從去年8月至今一直陷於衰退。



德、法3月的製造業指數雙雙跌破50,德國指數從50.2跌到48.4,法國從50重挫為46.7,是2009年6月至今最險峻的衰退;西班牙製造業景氣連續萎縮11個月,義大利製造業衰退也進入第八個月。經濟低迷將抑制政府稅收及消費者支出,使歐元區更難脫離債務危機。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說:「歐元區製造業的3月非常悲慘,周邊國家持續大幅衰退,而今德、法這些核心國家也開始浮現疲弱的跡象。」 根據報告,歐元區3月新訂單指數從47.3降為45.4,從去年6月以來遲遲無力回升到50以上,這項指數下滑通常意味著下個月的製造業景氣也可能下滑。

為刺激成長、改善流動性,歐洲央行(ECB)已將基準利率降至1%,並為銀行體系挹注逾1兆歐元。由於3月通膨率高居2.6%,歐洲央行想振興歐洲經濟的工作變得更困難。

另據Markit/CIPS同日的報告,英國3月PMI從前月的51.5攀升到52.1,為去年5月至今最高,為英國第一季復甦增添希望。市場原估會降到50.7。

新訂單增加是帶動英國製造業景氣的主力,但製造商的成本壓力也竄升到去年8月來最大。製造業復甦加上通膨壓力竄升,可能削弱英國央行(BOE)加碼刺激經濟的意願。

【2012/04/03 經濟日報】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2月份 - 美國高收益債報告





【Winzi 讀報 2012/4/1】

根據Fitch信評-3/22所發表的2月份美國高收益債違約報告資料顯示,今年至2月份共有6家公司違約,違約票面金額總共約為24.76億美元,低於2011年第4季的17家及79.82億美。



發生違約的公司分別是
1月份
Aquilex Holdings LLC – 能源公司
Catalyst Paper
Eastman Kodak Co. - 伊士曼柯達公司

2月份
Global Aviation Holdings Inc. - 航空公司
LSP Energy LP - 能源公司
Centais Eletricas do Para SA - 電力公司

經檢視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2011年12月及2012年1月的持債內容,並未發現持有上述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