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31日 星期三

高收益+新興市場債 長線投資IN組合





【經濟日報╱張瑞文 2012/10/29】
近期金融市場隨消息面波動,股市操作難度變高,使得具備固定收益特色的債券備受青睞。景順投信表示,在經濟成長較低且具不確定性下,債券仍是投資人不可或缺的核心配置,長線看好高收益與新興市場債券;至於保守穩健型投資人,成熟市場公債也是資產配置重要一環。

新興市場債基本面仍佳

近年來,新興市場債券持續發展進化為更完整的債券類別,成為許多投資人資產配置的一部分。景順策略債券基金經理克里謝(Claudia Calich)表示,新興市場較已開發國家具基本面與技術面的雙重優勢,首先基本面優勢包括了較高的GDP成長、較強勁的政府財務體質、較低的失業率與較高的外匯存底。整體而言,新興市場債券的基本面仍堅實。

至於技術面優勢則有本國投資人基礎擴大、來自投資人的資金流入強勁、資產基礎持續成長與多樣化,像是有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債/當地貨幣債券/主權債/準國債/企業債等。

因此新興市場漸成為投資寵兒,除了經濟體質較已開發國家強健,對市場震盪的適應力提高外,克里謝看好的理由還包括新興市場債券日漸成長與成熟、且債券整體平均為投資等級。銀行利率仍低,吸引投資人資金進駐。以及相較於已開發市場的同類債券,目前新興市場債可尋求更高收益等。

現階段投資策略,克里謝聚焦較少直接連結於歐元區的債券,相對看好拉丁美洲、亞洲和個別波灣國家的企業債券,並繼續偏重如利差具吸引力、基本面改善或與市場相關性較低的小國債券,以維持高防禦性。仍要注意已開發國家的風險扯後腿。

高收益債券吸引力未減

同樣的,高收益債券在基本面與技術面上也具備吸引力。景順策略債券基金協管經理休斯(Darren Hughes)表示,從基本面看,強勁的經濟成長,並非高收益債表現必要條件。根據統計,高收益債在經濟成長走緩時普遍為正報酬。其中,低評等債券在高成長環境下表現最好,較高評等的債券則在0.5%-1.5%的成長區間表現較佳(資料來源: Barclays ,2012年6月)。

違約率方面,根據JP Morgan統計,預估在2012年及2013年仍將低於歷史平均的4.2%,違約風險低於平均,違約率下降有助提升高收益債價值。至於技術面優勢,休斯指出,以利差相對違約率的角度看,高收益債券的評價仍屬便宜,且無論從供給與需求端看,均屬成長中市場。

展望後市,走高的高收益債指數價格,還可以進場嗎?休斯表示,因目前價格反映的是接近5%的違約率,從評價的角度來看,仍有一些縮小利差的空間。針對目前的經濟態勢,休斯採中度風險投資策略,並偏好B級債券。

掌握新興市場債券及高收益債券的趨勢,景順策略債券基金可以同時投資在高收益與新興市場債兩種資產類別,經理人依據對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的看法,調整投資組合,為投資人分散單一市場風險,更可從中尋找不同提高收益的機會,讓投資人兼顧報酬與風險。

海外政府公債波動風險小

除了新興市場債及高收益債券外,高評等成熟市場公債也是資產配置重要一環。景順投信表示,在經濟成長較低且具不確定性下,成熟市場公債債信評等高、價格波動較小,適合保守型投資人。

景順債券基金經理奈許(Mark Nash)指出,歐債危機持續及欠缺明確的解決方案,使得不明朗的政局繼續主導市場氣氛。隨著市場循環週期變短與各國央行動作越來越積極,操作需要更靈活。景順債券基金投資標地以成熟國家投資等級公債為主外,也採用多元類別投資範疇以創造報酬、操作靈活。多元類別投資方法提供對不同投資工具的戰術與策略配置,可望於市場變動時受惠。


【Winzi 讀報】

買基金不必崇尚名牌,從晨星(2012/10/30)所摘錄的各高收益債券基金績效表現來看,景順策略債券基金A-MD(月配息)的表現確實優秀。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佛斯特 要寫巴西石油新傳奇


圖片來源 : www.upstreamonline.com


【經濟日報 編譯 劉利貞】
今年初出任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執行長的佛斯特(Maria das Gracas Silva Foster),被媒體封為「石油業鐵娘子」。她以在里約熱內盧貧民區的出身,一路走到成為這家南美最大企業歷史上首位女性執行長,卻才正要開始譜寫自身的傳奇。

58歲的佛斯特是1名技術官僚,擁有化學工程與核子工程雙碩士學位。在取代蓋博禮(Jose Sergio Gabrielli)成為巴西石油執行長前,已為這家54%股權為國有的企業服務長達34年。去年第4季巴西石油的淨利比1年前銳減52.4%,但她領導的瓦斯能源部門,獲利攀升近35%至4.83億美元。

佛斯特與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相似,都在不甚安定的時期接下重擔。2011年巴西石油產油量觸及每日202.1萬桶的新紀錄,卻仍連續第2年未達每日210萬桶的目標。

佛斯特在接掌巴西石油後的首次演說中表示:「達成生產目標是公司的第1優先要務」,她最大的目標就是加速公司生產的步調。前執行長蓋博禮說,去年獲利出乎意料的下滑,是因為整體經濟欠佳,限制了產量、並使國內投資能力下降,設備供應鏈的擴張步伐追不上公司的生產目標。

從2011到2015年,佛斯特共有2,247億美元的預算可用於投入擴產,比美國太空總署(NASA)1960年代把太空人送上月球耗費的金額更多。但她上任之初曾說,擴大投資並非她的計畫。所以,巴西石油如何在未來10年實現稱霸全球石油業、並讓巴西成為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外全球最大產油國的野心,尚待觀察。

而佛斯特另1個主要的期望,是希望替巴西石油帶來「隨時面對未知挑戰」的精神。不似其他企業主管,趁著走馬上任之際換上自己的人馬,她當時堅定地表示:「公司現存的團隊和各部門主管,就是我的團隊。」

與在巴西前總統魯拉支持下登上當地石油業金字塔頂峰的蓋博禮相似,佛斯特能成為巴西石油史上首位女執行長,也與現任總統羅塞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佛斯特從2003到2006年,曾在當時任礦業能源部長的羅塞芙手底下工作,擔任石油、天然氣暨再生燃料局秘書長。聖保羅頁報曾指出:「佛斯特深得羅塞芙信賴,她們在私底下也是朋友。」

財星雜誌(Fortune)今年度的全球前50名最有權勢的女性企業家排行榜上,佛斯特高居榜首。在富比世雜誌(Forbes)今年和去年度全球前20名最有影響力的女性排行榜上,她和羅塞芙也都榜上有名。

佛斯特參與了由巴西各界領袖組成、關注性別平等的團體。據Ethos和IBOPE調查,2010年,巴西前500大企業中,86.3%的主管是男性,雖比2001年時的94%改善許多,但在當地推動性別平等的道路依然漫長。

(綜合外電)
【2012/10/29 經濟日報】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Softbank 砸201億美元收購Sprint



圖片來源 : Sprint


砸201億美元收購全美第三大電信業者 軟銀豪吞Sprint

【新浪網 2012/10/16】
日本電信業者軟件銀行(Softbank)周一宣佈投資201億美元,收購美國第三大電信業者史普林特(Sprint Nextel)70%股權,締造日本史上最大規模企業海外購併案。

《工商時報》綜合報導,周一消息公佈后,軟銀股價在盤中一度下跌8%,收市時跌幅縮小至5.3%,每股2268日圓。

上周四媒體披露收購消息以來,軟銀市值已蒸發五分之一,因為投資者擔心該公司為進軍美國市場付出太高代價。

軟銀董事長孫正義及史普林特執行長何斯周一於東京共同宣佈,軟銀將從史普林特手中買下價值80億美元的股票,其中包括價值31億美元的7年期公司債轉換為每股5.25美元股票。 此外,軟銀還將以每股7.30美元的價格從市場買下121億美元的史普林特股票。

這項交易預計明年中完成,屆時雙方合計用戶量約9600萬人。

「移動網絡革命絶佳機會」

孫正義於聲明中表示:「這筆交易將是公司在全球最大市場推動移動網絡革命的絶佳機會。」

對軟銀而言,透過史普林特進軍美國市場讓公司得以在日本市場飽和后開拓新成長空間。對史普林特而言,這筆交易也能讓公司獲得急需的資金髮展4G網絡,和AT&T及威瑞森等對手競爭。

不少券商預警這項交易將使軟銀債務股本比「飆高」,且標普也預期未來幾年軟銀現金流將因此受到壓迫。

金融四巨頭同意借貸204億

但SMBC Friend證券公司投資研究部門總經理中西表示:「幾年前軟銀收購Vodafone日本事業時,市場也是相同反應。大家都認為軟銀出價太高。」事后卻證明當初這項投資相當值得。

孫正義周一表示:「面對挑戰勢必承擔風險。甚麼都不做或許安全,而我們在美國確實得面對艱難挑戰,但我們必須打入不同文化的新市場,因此就得拋下過去從零開始。不接受這項挑戰只會面臨更大風險。」

瑞穗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及德意志銀行已在周一同意貸款1.65萬億日圓(約204億美元)供軟銀進行這筆投資。

新浪科技發文稱,軟銀收購Sprint,是孫正義的又一次征途,或許也是他最大的一次賭博。在宣佈計劃收購Sprint前,軟銀先收購了日本小型運營商eAccess,從而超過KDDI成為日本第二大運營商。先鞏固國內市場,后轉戰美國市場,打造一個跨國運營商,以規模經濟保障利益,以協同效應降低成本,這就是孫正義的宏大計劃。

Sprint持股的Clearwire使用的是TDD LTE技術,和軟銀日本使用同樣的網絡標準。如果軟銀收購Sprint,Sprint買斷Clearwire,那麼在LTE網絡方面將給軟銀帶來巨大的協同效應。從這一角度,Sprint也是軟銀最理想的收購對象。


【Winzi 讀報】

Sprint的債務不輕,發行的債券年利率從6%~11%都有,重點是Sprint是一些高收益債券基金的持債標的,如今有軟銀的金援更是"穩當"。

Sprint/SoftBank Investor Call Presentation (pdf 2.67M)



相關報導:
高收益債公司報導 - 恩智浦
赫茲收購租車公司
高收益債券幕後報導 - 福特逆轉勝推手
高收益債幕後報導 - 飛思卡爾重生策略
富達 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 - 泰國Ture Corp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2012 9月份各國製造業PMI





美製造業重返擴張

【經濟日報 編譯劉利貞 綜合外電】
美國9月製造業活動意外重返擴張,結束連3個月萎縮頹勢,激勵美股道瓊工業指數1日早盤大漲逾160點,金價升抵去年11月來最高的每英兩1,791.5美元。

美製造業景氣升溫,加上西班牙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振奮市場信心,美股道瓊工業指數勁揚1.2%至13,598點,標普500指數盤初也上漲1.1%,道瓊歐洲600指數一度漲逾1.5%。

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1日公布,9月製造業指數上升至51.5,高於前月的49.6和經濟學家預測的49.7,突破象徵景氣榮枯分水嶺的50,意味景氣重返擴張。

報告指出:「ISM小組的評論憂喜參半,樂觀的部分是新訂單開始增長,仍令市場感到憂慮的則是商業環境的疲弱與政治情勢的不安定。」

報告顯示需求出現回升;新訂單指數從前月的47.1升至52.3 ,出口指數則從47升至48.5。就業指數也從51.6升至54.7。另外,生產指數從47.2升至49.5,但仍持續陷於萎縮。價格指數由54升至58,顯示企業的成本壓力擴大。

另據Markit Economics公司調查,美國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為51.1,低於與前月51.5持平的初估值及第3季的平均值51.4,無論是月份或季度的數值都創3年來最低。

8月營建支出則意外下滑,顯示房市復甦之路仍舊崎嶇不平。

【聯合理財網 2012/10/02】






歐元區PMI 連14個月萎縮

【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 綜合外電】
歐元區9月製造業活動連續第14個月萎縮,工廠因需求下滑而受重創,就算產品降價也無濟於事,加深歐元區可能在第3季陷入衰退的疑慮。英國9月製造業指數同步下滑,減幅大於市場預期。

Markit Economics公司1日公布,歐元區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6.1,雖略高於上月公布的初估值46,也比8月的45.1為佳,但已是第14個月低於過景氣榮枯分界線50。

歐元區脫離前次衰退是靠工廠活動轉強,不過,目前製造業者苦不堪言,因為歐洲深陷主權債務危機,和各國政府撙節措施衝擊出口和消費者需求。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森說:「儘管上月減幅放緩,但歐元區製造業者在9月底止的3個月間,遭遇3年來最差的1季。製造業將嚴重拖累經濟成長。」

看來歐元區無可避免的會在第3季陷入新衰退。

Markit表示,第3季製造業平均表現比第2季差,顯示整體經濟惡化。

歐元區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0.2%,如果第3季也負成長,就符合「衰退」的技術定義。

一連串疲弱的經濟數據使許多經濟學家相信,歐元區會在第3季再次陷入衰退,明年初之前都不會成長。

當局救市的努力將陷入苦戰。路透調查顯示,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ECB)年底前會降息至歷來最低的0.5%,但因9月通膨超過預期,ECB可能打消本周就採取行動的想法。

另外,Markit Economics公布的英國9月PMI指數下跌至48.4 ,不如8月的49.6和市場預期的49.3。第3季平均指數為47.7,是2009年第2季以來最低。經濟學家認為,英國央行(BOE)本周仍將維持量化寬鬆政策。

【2012/10/02 經濟日報】





日韓經濟走弱 越南回穩

【經濟日報 編譯劉利貞 綜合外電】
最新數據顯示,受歐美需求疲弱影響,日本大型製造業上季信心惡化、南韓出口也連3個月走低,中國和越南製造業景氣萎縮稍有好轉,凸顯在全球展望不明的情勢下,亞洲經濟的起伏不定。

日本銀行(央行)1日公布9月短觀調查,大型製造業指數降至-3,較6月時的-1惡化,但優於經濟學家預估的-4。這是該指數連續第4季落在負值,代表對經濟前景悲觀的企業始終比樂觀者多。

經濟學家預期日本經濟本季將再陷萎縮,意味即將步入經濟學家定義的衰退,可能迫使日銀採取額外的刺激行動。

南韓知識經濟部同日說,9月出口比1年前縮減1.8%,減幅雖小於前月的6.2%及經濟學家預估的5.5%,但為連續第3個月下滑。

9月進口也減6.1%,貿易順差從前月的20億美元增至31億美元。市場預期,由於外部需求疲弱和韓元升值,出口可能繼續走低。

中國官方公布的9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前月的49.2升至49.8;滙豐(HSBC)公布的越南製造業PMI則從47.9升至49.2,創5個月來新高,兩者都愈來愈接近景氣榮枯分界線的50。

另外,台灣9月製造業PMI從46.1降至45.6,是10個月來新低。澳洲製造業PMI也下滑1.2點至44.1,新訂單連7個月縮減。

【2012/10/02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