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5日 星期二

高收益債基金 漲得高跌得兇





【經濟日報 怪老子 2012/5/14】
談起債券型基金,銀行的理專總特別喜歡推薦高收益債券型基金,好似債券型基金就只有高收益債一種,幾乎忘了還有投資等級的債券存在。追究其原因,不外乎國內的投資者太過嗜血,非得每年15%以上的投資報酬率,否則就無法得到投資者的青睞。高收益債券型基金因為波動較大,超過15%的機會當然會提高,只是大家都忽略了:上衝的力道若是夠大,下跌的情況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心臟夠強再買

即便知道高收益債所代表的是高風險,但是為了順利推銷商品,理專們也懶得跟客戶解釋太多,反正客戶喜歡高報酬商品,順勢推薦不就得了。既然高收益債券基金在台灣那麼盛行,投資者就不能不對這類型投資標的有充分了解,否則就很容易造成虧損而不自知。

債券其實就是一張債權憑證,購買債券就等於買入債券發行者的債權,藉以收取利息來獲益。講白了,購買債券就是把錢借給發行者,變成債權人,但擔任債權人最怕的就是被倒債。俗語說得好:你要賺人家的利,小心人家可想著你的本!所以債券市場為了有效管理信用風險,要求債券的發行機構,均得持有信用評等公司所評定的信用等級,供投資者交易時參考。

穆迪的信用評等的分類是Aaa、Aa、A、Baa、Ba、B、Caa、Ca、C,當中以Aaa是最高等級,所有等級中又可分為「投資等級」與「非投資等級」兩大類。Ba(含)以下的等級,均被歸類於非投資等級的債券。高收益債券基金所持有的債券,當然屬於這部分,也是債信等級較低的債券。

非投資等級的債券到底有多差呢?相信投資者真正關心的是:到底有多少比例會違約,也就是繳不出利息或本金。以巴克萊的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Global High Yield Index)所持有的債券為例,就其信用等級分布而言,高收益債券所持有的都是Ba(含)等級以下的非投資等級債券。

其中,Ba及B等級的債券就占了全部的85%。雖說這些都屬於非投資等級,但是B等級不是一般俗稱的乙等嗎、Ba不就是乙上嗎?好似也沒有啥大不了的。但若深入了解穆迪的違約統計,就會知道這是不得了的事。

根據穆迪統計,1970年至2008年之間,5年期間內平均違約的機率,Ba等級的債券有8.024%、B等級有20.932%。哇!看了這統計數字之後,就會了解為何投資這些債券具有高收益,因為所要承擔的風險可是不低。

既然風險不低,那麼就得要有高報酬來回報才行,否則就沒有人願意投資這類型的基金了。當下就來檢視一下高收益債的投資績效,附圖列出了巴克萊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於2000年至2010年之間每年的報酬率,可以看出這10年間,超過10%報酬率的年數有5年,當中還有2年超過20%。但在2008年的金融海嘯期間,可得忍受將近27%的跌幅。這也說明了高收益債具有高波動的特性。

認清投資風險

單從這指數來計算,如果在1990年投入100萬元,期間將所得配息再投入,到了2010年的淨值將會是804萬,是原來的8倍之多,年化報酬率相當於11.0%。

所以說,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就是高風險、高報酬的精神。兩者之間各有優劣,沒有好壞問題,要選擇哪一種,全憑讀者個人的風險喜好。


【Winzi 讀報】

2008年的金融海嘯期間,高收益債券基金跌幅36%~49%不等,不過比起股票型基金55%~84%的跌幅可算是小巫見大巫。況且如果買的是月配息,每月利息還是照領。

高收益債券基金風險高嗎?投資等級的債券基金風險就低嗎?你可知有高風險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嗎?
其實問題就只有一個,選錯基金風險就高!挑選「有驚無險」的高收益債券是基金經理人的責任。

相關報導:

高收益債公司報導 - 恩智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