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檢視避開債券市場下跌的投資策略



圖片來源 http://generalsubscribers.com/faqs.html

【晨星亞洲研究部 2012/02/21】

對於即將面臨退休,且希望將資產約60%至70%配置於債券型基金的投資人來說,要如何因應債券市場可能面臨的泡沫化、利率上升,以及債券型基金大幅下跌的風險呢?

在過去的幾年內,投資人常在許多地方討論了各種的策略,而這些策略的目的,不外是為幫助投資人於整體投資組合在利率彈升時,能夠避免發生大幅的損失。

而其中ㄧ些策略仍算合理,舉例來說,投資人將一部份預留給債券的資產部位,轉移至配息型股票,並非不合理的投資策略。但投資人在進行這些策略時,必須要適度、適量,並且對這些策略的優缺點有更清楚的認知。

策略: 放棄投資於債券型基金,買進個別的債券

乍看之下,利率上升對債券型基金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似乎會較個別債券來的大。因為直接買進信用品質較高的債券,並且持有至到期日,無論在持有期間內利率市場如何變化,投資人都能夠獲取固定的收益,並在債券到期時取回本金。

相較之下,債券型基金並不ㄧ定能夠保證取回本金,而且其所獲取的利息收益也可能會上下波動。這是因為債券型基金的經理人會投資於一籃子的債券,基金投資組合的價值需要每日加總計算,並取決於每日收盤後各檔債券的價格。

一旦利率上揚,基金所持有的債券價值便會降低,因為此時投資人會偏好具有較高殖利率的新發行債券,而不是繼續持有殖利率較低的舊有債券。此外,基金經理人也可能在債券到期前便賣出債券,而賣出的價格可能會與買進的成本價格不同。

首要衡量要素:雖然買進個別的債券或許可以幫助投資人避免受到利率波動風險的直接影響,但這個方法僅適合作為債券投資人整體操作策略中的ㄧ個環節,而這個方法仍然有其風險存在。

對於缺乏投資經驗的投資人而言,要深入研究各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債券,可能是較為困難的一件事情,這類投資人可能較無法建構出一個分散配置的投資組合。

此外,除非債券投資人的投資部位相當龐大,不然他們也可能面臨較大的買賣價差。晨星的固定收益研究主管Eric Jacobson便指出,債券投資人如欲佈局較低素質的公司債、地方政府債券,或甚至是通膨連結債券,那麼投資於債券型基金會是較好的方式,相較之下,欲投資國庫債券或高素質公司債券的投資人,則是以投資於個別債券的方式來進行投資,則較為合理。

投資於個別債券可能會產生的另外ㄧ個風險便是「機會成本」,當利率彈升時,持續持有個別債券的投資人並不會知道他們所投資的債券價值下跌了多少,而且也不ㄧ定會賣掉原本所持有的債券,轉而買進殖利率較高的新發行債券。因此,個別債券的投資人可考慮採取分批進場買進的方式,以避免自己的債券投資組合持續處於殖利率偏低的情況中。

策略:避免投資於國庫債券

當國庫債券的價格上升時,他們的殖利率也會降低,這些債券對於許多投資人而言,會較不具有吸引力。此外,政府債券通常是對利率變化最為敏感的債券類型,因此使得部分投資人提出了避免投資於國庫債券的言論,也就是「完全不投資於國庫債券」,即使這類型債券在美國債券市場中佔了相當大的比重。

然而,這樣的策略在2011年相當失敗,因為政府債券的表現幾乎優於所有的其他類型債券。不過,在經濟成長動能以及通膨增加時,該類型債券便有可能出現落後的表現。

首要考慮要素: 目前國庫債券的風險/報酬狀況並不是太好,建議投資人可以檢視自身的債券投資組合中,國庫債券所佔的比重,以下我們提供了ㄧ些衡量國庫債券投資比重的方法。

主要投資標的為主動式的綜合債券型基金,那麼這些基金可能已經降低了對國庫債券的投資比重。如果以總體債券市場指數基金作為固定收益投資部位的核心配置標的,那麼便需留意在該類型基金當中,與美國政府相關的債券投資部位會占總基金資產約三分之二,投資人可能會需要增加如公司債、地方政府債券以及資產抵押債券等,非美國政府債券的投資部位。

不過,在賣掉政府債券投資部位之前,投資人需注意在市場上下波動的環境中,其他的資產類型較無法提供像國庫債券ㄧ樣的防禦效果。舉例來說,2011年第三季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蔓延,在這段期間內,中期國庫債券指數上漲近6%,但中期公司債券及地方政府債券的漲幅卻不到中期國庫債券的一半。

策略:投資於較短期的債券

除了賣出國庫債券外,另外ㄧ個抵禦利率波動的策略便是維持較短的存續期間,也就是傾向持有較多的現金及短期債券,而減少投資於中期或長期債券。由於利率上漲的空間較其下跌的空間來的大,在這樣的情況下,短期債券所能降低的利率風險,將會彌補殖利率較低的劣勢。

首要考量要素: 雖然長期債券在去年的表現相對於其他所有資產類型都有勝出的表現,使得在這個時點持有長期債券的風險似乎比其上漲的空間來的大。

不過,在開始積極地縮減投資組合的平均存續期間之前,應先瞭解自身的投資組合定位。許多主動式基金經理人在過去的幾年內,已積極地降低其對較長存續期債券的投資比重。投資人可以先檢視手上債券型基金的存續期間,以瞭解這些基金對利率的敏感性,並且衡量在各種不同利率變化的情境下,所能承受的損失程度。

策略:買進配息型股票而非投資於債券

另一個投資人所青睞的投資策略,則是將資產轉向配息型股票,而非投資於債券。在某些情況下,配息型股票的殖利率與高素質公司債券的殖利率相當;而這類型股票還具有股利成長以及資本增值的潛力。

另外,大部分配息型公司的財務體質也較前幾年有所改善,因此這些公司倘若降低配息率,也比較不令人感到擔憂。基於上述的特性(以及2011年配息型股票強勁的報酬表現),在過去的幾年內,著重配息型股票的基金以及ETF皆吸引強勁的資金淨流入。

首要衡量要素: 將固定收益投資部位約10%至20%轉移至配息型股票,算是合理的投資策略,但這兩個資產類別的性質並非全相同。高素質配息型股票的風險以及波動程度遠較債券來的高,這點對於在未來幾年內,需要運用到本金以作為生活支出費用的投資人來說,是特別需要加以留意的部份。

此外,配息型股票對於利率上升也具有一定的敏感度。根據歷史數據顯示,在配息型股票中,通常又以公用事業、金融以及房地產股票對利率的敏感度最高。


【Winzi 讀報】

那麼如果配置各種不同的債券基金,例如:高收益債券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全球政府債券基金,是否比較簡單而且也就可以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呢?不過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選對基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