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 Google images
買賣不良資產 成熱門生意
【經濟日報╱編譯紀迺良/綜合外電】
在美國政府要求清理資產負債表的壓力下,大型銀行開始悄悄脫手不良資產,而由不良債務帶來的公司收購和併購案,今年的總值增至844億美元,增長速度是去年的兩倍。
包括避險基金、私募股權公司等投資機構都積極競逐銀行的不良貸款,因為他們相信一旦這些貸款修正後,獲利將相當可觀。
消息人士透露,富國銀行最近把6億美元的不良貸款,賣給避險基金約克資本管理公司旗下的特殊貸款服務公司Arch Bay資本,這是截至目前為止銀行脫售不良貸款的最大宗交易。外界並不清楚Arch Bay到底支付多少金額,但根據其他競標者估計,這些資產應該是以35%至40%的低價售出。
除了政府施壓之外,近來銀行獲利大增,也提高業者的信心,相信能吸收低價賣出不良貸款造成的資產減值。
許多由避險基金或私募股權公司主導的貸款服務公司近來紛紛成立,為的就是藉此機會買進不良貸款。約克資本管理公司為了收購整體貸款組合,1月集資成立約克不良貸款基金。
根據Dealogic公司統計顯示,今年以來美國不良債權交易涉及的債務總額高達844億美元,較去年的200億美元大幅躍升。債權人運用債務部位取得陷入困境公司的所有權,包括企業收購,範圍涵蓋破產、重整、資本結構重組或停業清算等,今年以來成交件數已逾140件,高出去年的102件 。
而這些交易也見於美國各產業,如汽車零件廠Delphi公司、零售商Eddie Bauer及飯店連鎖業者Extended Stay America。
在許多案例中,債權人並不在意每月獲得利息支付,而是要運用債務部位爭取所有權,這種策略在金融圈稱做「從貸款變老闆」(loan to own)或「禿鷹」交易,雖然已經行之多年,但從未像現在這樣一樣迅速增加。
Lazard Freres投資銀行的副主席萊丁斯說,現在越來越多的債主都是擅用禿鷹策略的避險基金。
【2009/08/16 經濟日報】
< 文子 讀報 2009.8.16>
危機 = 危險中的機會
要獵取危險中的機會首要是洞燭先機並具備駕馭風險的能力,禿鷹交易需具備豐富的知識、資源與智略,也就是要練就扭轉乾坤的避險功夫,是一門非常人所及的技術、也是一門「藝術」。
高收益債基金經理人的持債風險控管,與禿鷹交易有異曲同工之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