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夏比若 讓美證管會硬起來



美國證管會主席夏比若


【經濟日報╱編譯 莊雅婷】
上周美國證管會(SEC)格外忙碌,先是宣布加強管控高頻率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ing),接著又對高盛提起告訴,種種跡象都顯示,證管會主席夏比若(Mary Schapiro)在上任逾一年後,終於讓SEC敢打老虎,展現監管機關應有的魄力。

夏比若上任之初,曾被外界批評動作慢半拍,對華爾街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但隨著美國國會加速通過金融改革法案,夏比若也領導SEC逐漸發揮監管功能,正面向金融業者宣戰。這是SEC的一大轉變。過去十年來,雖然該機構靈敏地嗅出諸多金融弊案,包括馬多夫和恩龍(Enron)等醜聞,但在小布希時代,SEC的職權幾乎轉到原應受到監管的金融機構上。

夏比若曾擔任SEC的委員,負責華爾街監管業務長達數十年。1980年代初期,她進入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服務,在柯林頓執政期間,升任CFTC的主席。她也協助整頓那斯達克交易所。

在美國證券商協會(NASD)和紐約證交所(NYSE)為了節省華爾街省本,合併成金融業自律機構金融業管理協會(Finra)時,夏比若展現了過人的戰鬥力。她成功登上Finra執行長高位,薪水因此多了57%。由於夏比若資歷豐富,歐巴馬上後欽點她接掌SEC,成為史上第一位女主席。

擁有SEC與CFTC背景的夏比若獲得歐巴馬青睞,也顯示後者考慮合併這兩個監管機構,這也是許多專家長期來支持的做法。

最近數月來,夏比若積極研擬計畫管制金融市場。她打算祭出新規定降低信評機構的利益衝突,也考慮利用平盤以下禁止做空的規定來限制放空交易。

此外,她也承諾儘速採取行動,未來將讓企業股東在執行長薪酬和董事會選舉上獲得更大決定權;SEC歷任主席一直不斷在這方面努力,但都因牽涉到龐大的企業利益而功敗垂成。夏比若目前正在研擬計畫,要求企業揭露更多擔任董事會成員的資格,特別是參與評估風險與決定高層薪酬的人。(綜合外電)



金融界 已成為詐騙集團

【經濟日報╱克魯曼專欄】
去年十月我看了一部卡通,片中一教師請學生以動詞「打劫」造句。學生的答案是「高盛」。

聯邦證管會上星期指控高盛公司高層從事白領打劫的勾當。

我採用經濟學家艾克洛夫及羅莫在一九九三年的一項研究報告為「打劫」一詞下的定義。這項報告在雷根時代的儲貸危機發生後提出。它指出,危機造成的許多損害是蓄意詐欺下的結果。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否亦然?

有關詐欺在危機中扮演角色,討論重點大多集中於如下兩種形式的欺騙行為:掠奪式放貸與風險的不實呈現。部分貸款人顯然在受到誤導的情況下,辦理他們毫無任何理解的昂貴複雜貸款。以這方面而言,布希時代的聯邦主管官員難辭其咎,因為他們不僅從未遏止浮濫貸款,甚至阻止各州政府採取具體措施。大致而言,次貸放款機構並未看好它們承辦的貸款。相反的,它們把這些貸款賣給投資人,有時候甚至還知道,未來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大於購買這些貸款(或貸款擔保的證券)的人們所知。

我們現在目睹的是第三種詐欺。

我們已知,在主動兜售房貸擔保證券的同時,高盛與其他公司認定這種證券的價值一定崩盤,進而從中獲利。這種作法應受到譴責,卻不違法。然而聯邦證管會指控,高盛創造並兜售被蓄意設計成必然失敗的證券,使一名重要客戶得以因這種失敗而獲利。這正是我所說的打劫。

高盛並非被控從事這種勾當的唯一金融公司。剛榮獲普立茲獎的新聞調查網站ProPublica指出,數家銀行涉嫌為避險基金「磁星」(Magnetar)行銷註定失敗的投資組合。「磁星」押注這種失敗。

如此說來,詐欺在金融危機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掠奪式放貸與假象包裝房貸的銷售並不是引發危機的原因,但卻導致危機惡化,因為它們助長房市泡沫,同時創造一旦泡沫破滅必定淪為有毒廢棄物的一籃子資產。

至於設計註定失敗的投資組合,這可能導致原已處於劣勢的銀行損失擴大,以致金融危機更加嚴重,最後並導致房市泡沫演變成經濟災難。

一個明顯的問題是,主管當局斟酌中的金改措施是否足以阻止過去十年來不斷擴散的欺騙行徑。答案是可以。

獨立的消保署或許有助於限制掠奪式放貸。參院草案中的另一項條文規定放款機構必須截留承做放貸總值的百分之五,這足以限制不良貸款的承做及迅速賣給不明究裡投資人的可能性。

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改革構想主要涉及規定「信用違約交換」之類的金融工具必須公開透明交易,有如一般的證券及債券,然而能否有效遏止高盛的胡作非為卻是不得而知。可以確定的是,金改的最後草案最好包含能夠阻止這種掠奪行為的明確條文,尤其是阻止業者憑空創造「合成債務抵押債券」。這種雞尾酒式的信用違約交換足以使投資人針對資產下注,卻並未真正擁有它們。

針對高盛指控的主要道德關鍵並不涉及改革的具體條文,而是改變華爾街的迫切需要。聽聽金融業說客及與他們擁抱的共和黨政客的說法,你一定會認為,只要聯邦政府承諾不再紓困,問題全都會解決。然而這完全錯誤,不只是因為這種承諾不可信。

因為事實上,金融界已成為詐騙集團,少數人坐享優渥待遇,卻盡做一些誤導甚至剝削消費者與投資人的勾當。如果我們不以具體行動限制這種行為,詐騙肯定沒完沒了。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陳世欽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