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賺錢 得靠拐彎抹角



圖片來源 : http://www.realwire.com/



【經濟日報╱2010/04/01】
當得知我的新著「拐彎抹角」(Obliquity)出版時,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布萊克(James Black)也在同一周去世,讓我相當難過。是布萊克給了我寫這本書的概念,讓我能夠用「拐彎抹角」描述這個看法。

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格拉斯哥大學的年輕講師布萊克受聘於帝國化學工業集團(ICI),成為這家公司第一批製藥研究員。當時,這家英國頂尖的化學公司已經把發展焦點從炸藥與染料轉移到肥料與石油化學。戰爭結束後,公司主管認知到藥品是促成盟軍戰勝的關鍵之一:抗生素幫忙打了勝仗,於是認為製藥是化學公司全新的發展前景。

製藥鼻祖-創降血壓良方

ICI的遠見是對的,但是收成很慢:這個製藥部門連續虧損20年。今日的市場不會容忍如此賠錢、風險如此之大的事業。但是布萊克與他的團隊最終發現了貝他阻斷劑(β blocker),這是第一個可以有效治療高血壓的療方,今日仍有幾千萬人每日服用。於是這個製藥部門很快開始獲利,而當它獨立分割、股票上市,成為捷利康藥廠(Zeneca)後,市值很快就超過原本的母公司。

良禽擇木-只為研究環境

但這都是很久之後的發展。在1960年代,當貝他阻斷劑還在臨床測試時,現代製藥工業還只是學步中的嬰兒。布萊克認為公司現在只想叫他儘快回收原本的投資,要他專門推廣貝他阻斷劑,但是布萊克想做更多的研究,於是他離職了。

布萊克投效競爭對手史克藥廠(SmithKlein)。布萊克認為,貝他阻斷劑的原裡可以有更多其他應用,這種機制是干擾人體內的受體(receptor),讓人體對化學成份的反應中斷。於是他很快開發出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史克藥廠的泰胃美(Tagamer)一炮而紅。而這項成果發表後,另一家英國藥廠葛蘭素(Glaxo)立刻改投入研究阻斷劑;他們的研究成果,善胃得(Zantac),將成為史上最暢銷的藥品、並且讓葛蘭素從破產邊緣的小公司變成全球製藥巨人。

因此,布萊克的研究不只促成一家藥廠的成功,而是促成了三家英國藥廠的壯大。他絕對可以稱為英國製藥產業之父,這是英國在戰後最成功的工業產業。

在這段期間,布萊克一人創造的股東權益比歐洲其他任何人都要多。但這不是他研究的目的,他投效的ICI只是因為這家公司當時提供了資金充沛、積極鼓勵的研究環境,而他投身生醫產業是因為覺得這個科學領域令人著迷。

十多年前我曾訪問布萊克關於他離開ICI的緣由,他說,在它看來ICI的的企業文化在1960年代開始轉變了。不只是製藥帶來的利潤使ICI變得更為財務導向。另一位這個時代的敏銳觀察家山普森(Anthony Sampson)在1965年寫道,ICI出現首位非科學家出身的董事長錢伯斯(Paul Chambers)之後,在他領導下,「一家以鼓勵研究、照顧員工、利益分享、盛產頂尖學者聞名的企業,突然變成一家最殘忍無情的商業集團」。

專注研發-股東權益大增

但是,錢伯斯的瘋狂併購策略沒有為股東帶來利益,是布萊克的研究讓股東賺錢。錢伯斯改變的ICI的企業文化,後果是讓布萊克去幫其他公司賺錢,盡管布萊克本人沒有賺到什麼錢。
布萊克說:「我當時告訴同事,如果他們想賺錢,有太多比研究製藥更簡單的辦法。我真的錯得太離譜了!做生意就像科學研究一樣,最好的成果往往是當你專注研究其他東西時附帶出現的。我想這可以稱為『拐彎抹角』的原則。」我從他的這段話得到啟發,寫了這本書。
(作者John Kay是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 編譯陳家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