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 www.hardwaresphere.com
【EE Times╱2010.03.01】
不少人類感知專家對目前市場正夯的3D電視表達憂慮,因為該產品可能導致眼睛疲勞等相關的健康問題;產業團體雖主動開始探討此一議題,但由於供應商們急於將產品送出門,他們根本還沒開始贊助相關的大型研究案。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驗光與視力科學教授Martin Banks指出,立體3D電影與電視可能產生至少7種不同的感知問題。在2月稍早的一場演說中,他曾對消費者團體與好萊塢技術人員談過一些最嚴重的疑慮,並受邀再度擔任一日課程的講師。
Bank在多方接觸產業界人士之後表示:「他們看來很關心這個議題,也感覺是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他們了解,如果讓消費者有任何不愉快的體驗,將會扼殺其商機。不過,問題在於他們到底會怎麼做。」
「我認為實在必須要關注立體顯示器逐漸普遍的趨勢,特別是如果兒童會時常接觸;」英國威爾斯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 in Wales)心理學院講師Simon Watt與Banks一樣,也針對眼睛移動與3D顯示器之間的關係做了一些研究。
這些著手研究3D顯示器對人眼影響的學者,主要探討的議題之一是所謂的輻輳-調節衝突(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conflict)。當人們觀看立體3D內容時,必須將他們在平面顯示器上某個點所看到的,調節為影片內容所告訴他們的、在另一個三度空間點上的資訊。
這種調節在現實世界是不需要的,因此大腦無法直覺地順暢地處理那些資訊。「我們是首度證明有一些罹患多重症狀的人會出現有不舒服的3D影片觀賞經驗;」Bank表示,這些不舒服感受包括頭痛、疲倦等。
不過Banks也指出,近期的3D電影如《阿凡達》,已經在將那些不良效果最小化的方面做得很好;但是當觀眾與3D顯示螢幕之間的距離縮短,可能會導致上述衝突加速。也就是說,有些不良效果可在電影院裡避免,但與觀眾距離更接近的3D電視恐怕就不一定了。
Banks與Watt正在試圖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包括開發一種可減輕眼睛疲勞的多焦面(multi-focal-plane)顯示器。但是到目前為止,美國、日本與韓國的3D電視產業,雖曾在一些會議上討論過3D電視對人眼之影響的題目,卻沒人採取任何實際行動以釐清市場疑慮。
對此,市場研究機構Insight Media、同時也是3D電視產業聯盟3D@Home Consortium成員的資深分析師Chris Chinnock表示:「一切都還在討論階段,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組織團隊、建立相關架構等等。」
「首要工作是列出所有3D電視可能造成眼睛疲勞的因素,然後找出能量測各種不良效果程度的方法;而最終目標則是開發能解決相關問題的工具,並為3D內容建立分級制度。」Chinnock所分享的是其產業聯盟曾考慮過的情況。
對3D電視供應商來說,這是一個敏感話題;Chinnock表示:「3D會讓人不舒服的這件事有造成恐慌的風險,我們必須要非常小心避免採到地雷;而關鍵在於透過教育,來理解哪些是真實的,哪些不是。」
算是向前邁了一小步,日本大廠松下(Panasonic)最近贊助了美國加州大學娛樂科技中心(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ETC)一筆未透露金額的款項,以首度展開有關3D視訊副作用的廣泛研究。
「我們的目標是針對觀看3D內容的一般大眾,收集科學與統計學上的有效資料;」ETC專案經理Phil Lelyveld表示。松下的捐款將贊助兩個試驗性計畫,為兩個仍缺乏資金的大規模群眾研究建立設計標準。
該研究團隊的計畫是選擇幾家生意興隆的3D電影院,為消費者進行觀賞電影前與觀賞電影之後的眼睛測試。「目前沒有任何實際數據,都是道聽塗說;」Lelyveld表示。
在一份於去年12月由ETC與消費性電子產業協會(CEA)針對1,914位成人所做的市場調查,有18%的受訪者預期他們在觀看3D電影之後可能會出現眼睛疲勞或是頭痛的症狀,但他們在觀賞過3D電影之後,只有12%表示他們確實產生不舒服的情形。
Chinnock表示,有很多觀看3D影像的不舒服,其實是影片內容而非電視機本身所造成;而3D內容可能需要一到兩年時間才會成熟:「我有信心在第一或第二年會出現很棒的3D內容,因為已經有人在做這些東西;幾年後當業餘者也投入創作大量內容時比較需要擔心。」
他比喻,現在如果有人試圖在家裡的46吋電視播放為電影院大螢幕創作的3D內容,可能會讓眼球爆開,因為那些畫面的焦距是對準電視觀眾背後的空無一物。
至於針對有部份3D電視新產品是利用演算法將2D畫面自動轉換成3D畫面的問題, Chinnock等人則指出,這類技術通常是在螢幕後方而非前方建立一個感覺深度,對人眼所產生的輻輳-調節衝突應該比較輕微。
3D電視產業最近也有一些新消息,據說在零售市場出現的首批產品價格會比預期的低一些;美國零售業者Sears於2月底宣佈,該店販賣的三星(Samsung)牌3D電視售價低至2,500美元,而全美最大的液晶電視品牌Vizio則發表了定價僅2,000美元的3D電視產品。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驗光與視力科學教授Martin Banks指出,立體3D電影與電視可能產生至少7種不同的感知問題。在2月稍早的一場演說中,他曾對消費者團體與好萊塢技術人員談過一些最嚴重的疑慮,並受邀再度擔任一日課程的講師。
Bank在多方接觸產業界人士之後表示:「他們看來很關心這個議題,也感覺是想要解決這些問題;他們了解,如果讓消費者有任何不愉快的體驗,將會扼殺其商機。不過,問題在於他們到底會怎麼做。」
「我認為實在必須要關注立體顯示器逐漸普遍的趨勢,特別是如果兒童會時常接觸;」英國威爾斯班戈大學(Bangor University in Wales)心理學院講師Simon Watt與Banks一樣,也針對眼睛移動與3D顯示器之間的關係做了一些研究。
這些著手研究3D顯示器對人眼影響的學者,主要探討的議題之一是所謂的輻輳-調節衝突(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conflict)。當人們觀看立體3D內容時,必須將他們在平面顯示器上某個點所看到的,調節為影片內容所告訴他們的、在另一個三度空間點上的資訊。
這種調節在現實世界是不需要的,因此大腦無法直覺地順暢地處理那些資訊。「我們是首度證明有一些罹患多重症狀的人會出現有不舒服的3D影片觀賞經驗;」Bank表示,這些不舒服感受包括頭痛、疲倦等。
不過Banks也指出,近期的3D電影如《阿凡達》,已經在將那些不良效果最小化的方面做得很好;但是當觀眾與3D顯示螢幕之間的距離縮短,可能會導致上述衝突加速。也就是說,有些不良效果可在電影院裡避免,但與觀眾距離更接近的3D電視恐怕就不一定了。
Banks與Watt正在試圖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包括開發一種可減輕眼睛疲勞的多焦面(multi-focal-plane)顯示器。但是到目前為止,美國、日本與韓國的3D電視產業,雖曾在一些會議上討論過3D電視對人眼之影響的題目,卻沒人採取任何實際行動以釐清市場疑慮。
對此,市場研究機構Insight Media、同時也是3D電視產業聯盟3D@Home Consortium成員的資深分析師Chris Chinnock表示:「一切都還在討論階段,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組織團隊、建立相關架構等等。」
「首要工作是列出所有3D電視可能造成眼睛疲勞的因素,然後找出能量測各種不良效果程度的方法;而最終目標則是開發能解決相關問題的工具,並為3D內容建立分級制度。」Chinnock所分享的是其產業聯盟曾考慮過的情況。
對3D電視供應商來說,這是一個敏感話題;Chinnock表示:「3D會讓人不舒服的這件事有造成恐慌的風險,我們必須要非常小心避免採到地雷;而關鍵在於透過教育,來理解哪些是真實的,哪些不是。」
算是向前邁了一小步,日本大廠松下(Panasonic)最近贊助了美國加州大學娛樂科技中心(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ETC)一筆未透露金額的款項,以首度展開有關3D視訊副作用的廣泛研究。
「我們的目標是針對觀看3D內容的一般大眾,收集科學與統計學上的有效資料;」ETC專案經理Phil Lelyveld表示。松下的捐款將贊助兩個試驗性計畫,為兩個仍缺乏資金的大規模群眾研究建立設計標準。
該研究團隊的計畫是選擇幾家生意興隆的3D電影院,為消費者進行觀賞電影前與觀賞電影之後的眼睛測試。「目前沒有任何實際數據,都是道聽塗說;」Lelyveld表示。
在一份於去年12月由ETC與消費性電子產業協會(CEA)針對1,914位成人所做的市場調查,有18%的受訪者預期他們在觀看3D電影之後可能會出現眼睛疲勞或是頭痛的症狀,但他們在觀賞過3D電影之後,只有12%表示他們確實產生不舒服的情形。
Chinnock表示,有很多觀看3D影像的不舒服,其實是影片內容而非電視機本身所造成;而3D內容可能需要一到兩年時間才會成熟:「我有信心在第一或第二年會出現很棒的3D內容,因為已經有人在做這些東西;幾年後當業餘者也投入創作大量內容時比較需要擔心。」
他比喻,現在如果有人試圖在家裡的46吋電視播放為電影院大螢幕創作的3D內容,可能會讓眼球爆開,因為那些畫面的焦距是對準電視觀眾背後的空無一物。
至於針對有部份3D電視新產品是利用演算法將2D畫面自動轉換成3D畫面的問題, Chinnock等人則指出,這類技術通常是在螢幕後方而非前方建立一個感覺深度,對人眼所產生的輻輳-調節衝突應該比較輕微。
3D電視產業最近也有一些新消息,據說在零售市場出現的首批產品價格會比預期的低一些;美國零售業者Sears於2月底宣佈,該店販賣的三星(Samsung)牌3D電視售價低至2,500美元,而全美最大的液晶電視品牌Vizio則發表了定價僅2,000美元的3D電視產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