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Teva 併 Ratiopharm 氣走 輝瑞
Teva 在全球的業務據點 (圖片來源 : Teva)
【Winzi 讀報】
這是一則與生技醫療基金有關的消息,Teva 的業務區域幾乎已函蓋全世界, 就只剩澳洲未設有據點。
而 Teva 的股價表現也相當的優異,許多生技醫療基金都持有 Teva, 其中百達非專利醫藥基金2009/12月份對 Teva 的持股更高達 7.1%(2010/1月份降為6.8%),該基金的一年績效表現相當亮眼,至今漲幅達到 75%以上,遙遙領先各生技醫療基金。
TEVA 1990-2010年股價走勢 (圖片來源 : NASDAQ)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
以色列Teva製藥公司18日擊敗眾家對手,成功以50億美元收購德國學名藥廠Ratiopharm,使Teva躍居為歐洲學名藥龍頭,也讓輝瑞(Pfizer)瓜分該市場的計畫功敗垂成。
Teva早就是北美學名藥市場的佼佼者,但在歐洲市場的表現卻一直落後。如今Teva打敗輝瑞和冰島Actavis藥廠,吃下營收名列全球第四大學名藥廠的Ratiopharm後,在德國學名藥市場的排名將從第五上升到第二,同時也鞏固了在全球市場的領導地位。
據了解,此交易將在年底完成。兩家公司合併後,將組成年營收逾160億美元、擁有全球近四萬名員工的重量級藥廠。
對Teva而言,併購Ratiopharm的意義重大,因為德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學名藥市場。Teva執行長雅奈(ShlomoYanai)說:「這樁交易和我們的長期策略不謀而合,歐洲市場是本公司重要的支柱和成長引擎。」他估計,德國學名藥市場的年產值高達88億美元。
這也是Teva繼2008年以74.6億美元收購美國巴爾製藥(Barr )以來,規模最大的併購案。Teva預期,吃下Ratiopharm後,未來三季內將有助於提振公司淨利和調整後的每股盈餘,並在三年內省下至少4億美元成本。
隨著藥品在美國等成熟市場的銷售減緩,愈來愈多知名製藥公司開始積極擴增旗下學名藥的種類,把觸角伸向全球市場。摩根大通分析師薛特說:「對輝瑞來說,競標Ratiopharm 顯示該公司的策略轉向;但Teva本來就在學名藥市場表現傑出,他們向來善於整合併購的事業。」
輝瑞在這次競標大戰中敗北,也凸顯該公司希望透過多角化經營,來解決暢銷藥品日漸萎縮與新藥研發屢屢受挫的窘境,正面臨嚴峻挑戰。消息人士透露,輝瑞原先出價41億美元,後來因拒絕跟進Teva的出價,才把Ratiopharm拱手讓人。
Teva一償強化歐洲市場地位的宿願後,也雄心萬丈調高營收目標,計劃2015年以前,使歐洲地區年營收從去年的33億美元增至92億美元。
展望長期,Teva預估年營收到2015年可望達到310億美元,其中約有50億美元來自併購收益。雅奈表示,Teva會持續進行併購,但並未透露其他細節。
【2010/03/20 經濟日報】
【Winzi 讀報】
以下報導轉載自 投資獨行客部落
Teva 公司首席執行官什洛莫-亞奈管理世界最大的仿製藥生產公司,
輝瑞要小心了(攝影:RACHEL PAPO)
廉價藥之王
2009/10/29
以色列的 Teva(讀音是 teh-vuh)是世界上最大的仿製藥生產商。由於這家公司能夠以更快的速度生產出遠遠多於競爭對手的仿製藥品,因此目前美國市場上的處方仿製藥物中有 22% 是該公司的產品。
Teva 公司今年的全球營業總額有望增長 27%,達到 140 億美元,而且它已經引起了投資者的注意。去年,公司的股價一度上漲了 13%,而與此同時標準普爾 500 股價卻下降了 25%。當地人在談到 Teva 時,自豪之情溢於言表;許多人稱之為“以色列的股票”。如果你在 1990 年投資 2 萬美元購買該公司的股票,如今這些股票價值 160 萬美元。
在耶路撒冷的山上有一家工廠,它一年可以生產 80 多億粒藥片。它的屋子裡擺放盛藥片的巨大金屬容器和製藥設備。管道穿過樓層,傾瀉而出的藥片像彩色的雨點一樣落入塑膠板條箱裡。工人們把藥片倒進瓶子,然後在瓶身處貼上叫不出名的標識。它們的名稱並不重要:這些仿製藥是暢銷的著名藥物的廉價仿製品,而 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公司(它是這家工廠的東家,此外它還擁有 37 家類似的工廠)正在蠶食大型製藥公司的市場。
這個國家對 Teva 公司的興趣,類似於美國對蘋果公司(Apple)的癡迷,當地媒體跟蹤報道其 CEO 什洛莫-亞奈(Shlomo Yanai)的一舉一動 [看看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就明白了]。亞奈現年 57 歲,曾經是以色列的將軍,很有魄力,去年他在一次投資者會議上大膽宣布,當時年產值還是 90 億美元的 Teva 公司到 2012 年將實現營業額 200 億美元,利潤率達到 20%。
此話一出,公司觀察家們目瞪口呆。截至目前,這家製藥商正一步步朝目標邁進,去年公司以 7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新澤西州蒙特威爾市的仿製藥公司 Barr,這次收購行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其目標的實現。從長期來看,分析人士預計公司未來五年的年利潤增長率可達 14%,而世界最大的 5 家製藥公司的利潤增長幾乎為零。由於 Teva 增長潛力巨大,公司的市值已經膨脹到 450 億美元,超過了百時美施貴寶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或禮來公司(Eli Lilly)。
不過,隨公司的發展,它可能很難再現過去的輝煌業績。“華爾街最大的擔心是,Teva 何時成為仿製藥行業的輝瑞(Pfizer)?”Cowen & Co. 分析師肯-卡奇亞托裡(Ken Cacciatore)問道。“它什麼時候會變得過於龐大而無法再增長?”公司面臨的一個挑戰是:Teva 每年可從它自己研發的藥物—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 Copaxone 上獲得 20 億美元收入。(Teva 是唯一一家擁有自己的知名藥物的仿製藥生產商。)可是,Copaxone 的專利將於 2014 年到期。公司正在研製一些新藥,並且希望它們能夠填補即將出現的空白,但公司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必須依賴仿製藥。
Teva 計劃向國際市場擴張,尤其是新興市場。在那裡,它面臨來自大型製藥公司的競爭,因為它們均在設法成立自己的仿製藥部門。“競爭的激烈程度遠遠超過從前。”亞奈說。“但我們能夠強化和放大手中所掌握的武器。”
如果說誰能以足夠強硬的手段壓制住 Teva 的競爭對手,那此人非亞奈莫屬。與所有以色列公民一樣,亞奈 18 歲參軍。起初,他想服完 3 年兵役就復員,但在 1973 年的“贖罪日戰爭”中受傷。當時,他正駕駛一輛坦克在埃及的領土上推進,一枚導彈擊中了坦克。襲擊過後,他是唯一的生還者,在醫院裡住了半年。他說,就是在那個時候,他決定留在部隊。
亞奈 45 歲升任以色列國防軍進階戰略指揮官,2000 年帶領以色列的安全代表團前往戴維營。他說,當時的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讓他利用休假參加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進階管理培訓課程,畢業後將提拔他為副總參謀長。可是,他從美國回來沒多久,巴拉克就把這個職務給了別人,於是亞奈選擇了退伍。
儘管缺乏商業經驗,但他還是說服了農用化學品公司 Makhteshim Agan 的董事長於 2003 年任命他為 CEO。“我先是決定從商。然後決定擔任管理角色。”亞奈平靜地說。Teva 公司董事長伊萊?赫爾維茨(Eli Hurvitz)因成功為公司股東創造財富被許多人視為以色列的比爾-蓋茨(Bill Gates),亞奈的戰略思考能力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6 年,赫爾維茨聘請亞奈擔任公司 CEO,儘管這位將軍沒有任何行業經驗。“他是沒幹過製藥業,也沒什麼經驗,可這又怎樣呢?”赫爾維茨說。“我覺得他很聰明,而且我會監督他的。”
仿製藥之父董事長赫爾維茨規劃了 Teva 快速增長的戰略
亞奈眼睛又黑又亮,很有震慴力,即使是身不大合身的實驗室外套、腳上套防護靴的時候也不例外。他的手上還有那次戰鬥受傷後留下的疤痕。當他大步走過 Teva 在耶路撒冷的廠房時,能一一說出掉進開口容器裡的、看上去像是 Tic Tac 糖的各種藥片的名字。Teva 公司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它甚至在許多專利藥品的專利還未到期時就開始銷售它們的仿製品了。
Teva 公司是怎麼做到的呢?1984 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海徹-維克斯曼法案》(Hatch-Waxman Act)。該法案規定,如果仿製藥生產商能夠證明某種藥物的專利無法強制實施,它們就可以開始生產仿製藥,而且還能獲得半年的獨家銷售權。
2004 年,Teva 公司提出申請,要求生產諾華公司(Novartis)治療高血壓的著名藥物 Lotrel,儘管該藥在美國的專利要到 2017 年才到期。Teva 認為,Lotrel 的專利“很明顯”—換言之,Lotrel 的配方原料已經出現在了公共領域—而且它自己產的 Lotrel 不會侵權。地方法院同意 Teva 的觀點,Teva 於 2007 年推出了自己的 Lotrel,並在半年內為公司獲得了估計約 3.3 億美元的營業額。
大型製藥商對 Teva 的做法很不滿。“舉一個(與仿製藥)類似的例子,如果你蓋了一座房子,並且在門上裝了鎖。過一段時間,誰能撬開這把鎖,誰就能合法使用你的房子。”曾在 Allergan 公司(Botox 的生產商)擔任律師的馬丁?沃埃特(Martin Voet)在他 2005 年的著作《仿製藥的挑戰》(The Generic Challenge)中寫道。一些大型製藥公司的高管聲稱,由於仿製藥搶佔了它們的獨佔權和利潤,它們發明新產品的能力被削弱了。對此,亞奈並不買賬。“專利期的長短與創新之間沒什麼聯繫。”他說。
據研究公司 IMS Health 的統計,未來三年裡,大約有價值 890 億美元的藥物的專利將要到期。Teva 正張開雙臂等待這一時刻的到來。公司的 135 名律師一直詳細查閱專利,從中尋找破綻,而且 Teva 公司目前已經向美國食品藥物監管局(FDA)提交了 197 份要求生產仿製藥的申請;Teva 對半數以上的專利提出了挑戰。而它的仿製藥的價格會比仿製對象低 5% 至 60%。
Teva 還盯上了製藥行業的另一個領域—生物製劑。這種基於蛋白質的療法可以治療癌症等疾病,而且一年的產值近 600 億美元。在美國,這個領域的仿製藥不多。儘管生物製劑很難仿製,但 Teva 等仿製藥生產商卻迫切希望生產出“生物仿製藥”,如雅培公司(Abbott)治療關節炎的 Humira 等。與傳統藥物不同的是,生物製劑仿製品在美國根本沒有合法銷售的渠道,儘管參議院正在研究這個問題。
Teva 並沒有坐等結果:公司已經開始在歐洲市場銷售這些藥物,而且還在擴大產能。“對我們來說,好消息是因為(生物仿製藥)對投資成本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與我們競爭的對手並不多。”Teva 公司研發部門負責人本-錫安-魏納(Ben-Zion Weiner)博士說。
這些競爭對手們已經開始相互攻擊了。瑞士製藥巨頭諾華最近贏得了在日本銷售輝瑞公司的 Genotropin 的生物仿製藥的權利,這是一種人造生長荷爾蒙,而默沙東公司(Merck)也宣布計劃,通過一個名為 BioVentures 的部門開發生物仿製藥。“Teva 將與豪門展開競爭。”桑福德-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師隆尼?蓋爾(Ronny Gal)說。
大型製藥公司也盯上了 Teva 的核心業務:傳統仿製藥市場。幾十年來,專利藥生產商一直稱 Teva 這樣的公司為二等公民,如今他們也希望加入這一行列。前不久,輝瑞說,它將擴大仿製藥產品種類。6 月,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宣布與印度仿製藥生產商 Dr. Reddy's 結為合作夥伴,在新興市場銷售廉價藥。
亞奈說,過去專利藥生產商一直在嘗試這一做法,但最終都賣掉了仿製藥部門。他並不相信它們能夠在利潤微薄且遊走於法律邊緣的行業中繁榮發展。“恕我直言,你不可能把一只波斯貓訓練成野貓。”他說。“這不僅僅是生產仿製藥的問題—你必須做到頭腦靈活、身手敏捷。而且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關掉爐灶、減去身上的肥肉,去過流浪的生活……”他的聲音越來越小,“你能想像得出成功的幾率嗎?”
亞奈顯得肆無忌憚,但他可能是正確的。輝瑞宣布進軍仿製藥領域的計劃之後,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分析師傑米?魯賓(Jami Rubin)隨即對公司提出了一個問題:“你是否要成為下一個 Teva?”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