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希望下周歐盟峰會能同意提供該國備用貸款,
否則不排除向IMF求助。 (歐新社)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18日向歐盟喊話,要求各國領袖在下周高峰會上同意提供備用貸款。華爾街日報報導,希臘官員揚言,如果一直等不到回應,可能於4月2日至4日間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求援。
巴本德里歐在歐洲議會表示,希臘不排除任何選項,但仍然比較希望得到歐盟而非IMF的協助。他說,若能得到歐盟支持,能讓希臘更有餘裕推動改革。
他說,這項工具到位後,就足以讓市場停止投機炒作。目前希臘10年期公債殖利率比德國高3個百分點。
不過,華爾街日報引述希臘匿名官員說法報導,雅典當局鑒於本周歐盟財長會議並無具體結論,對下周的領袖高峰會也不抱太高期望,可能會在4月2日至4日復活節周末期間向IMF求救。
希臘財政部稍後出面駁斥此報導,但華爾街日報指出,希臘經濟、競爭力與海運部長卡蘇里17日告訴當地媒體,向IMF求援的機率是70%。
歐元區無法自行解決希臘問題的疑慮再起,歐元18日在紐約早盤持續走軟,兌美元匯價最低下跌0.7%至1.3648美元,兌日圓跌1.7%,報122.66日圓兌1歐元。雅典ASE綜合指數跌2.8%至2,031點。
歐盟遲遲無法提出具體方案,德國的態度是一大關鍵。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同屬基民黨的議員麥斯特表示,如果希臘需要外援,就該向IMF伸手;除IMF,無人握有協助希臘重返資本市場的工具。沒有IMF參與就逕行援助希臘,「是非常大膽的實驗。」
德國總理梅克爾17日也公開呼籲,應考慮把倒債違約國逐出歐元區。她說歐元區應訂定一項協議,如果成員國一再違反預算和債務規定,則可開除之。許多觀察家認為,梅克爾這番話只是政治語言,無非是要轉移焦點,淡化德國在這場債務危機中的角色。要開除任何成員,需經27個會員國無異議通過。
歐盟去年底也曾表示,要開除歐元區任一成員國,依歐盟現行法律幾乎不可能,自願退出者可能也得退出歐盟。
但德國政府內部對該不該由IMF援助希臘也有歧見。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與歐洲央行(ECB)總裁特里謝和歐元集團主席容克爾等人的立場較一致。蕭伯樂17日接受周日世界報訪問時說,接受IMF協助相當於「承認歐元區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容克爾說過,希臘問題需要IMF提供「技術性協助」,但不需IMF「帶頭」。特里謝也曾說,讓IMF介入並不妥當。
【2010/03/19 經濟日報】
IMF若出馬 歐元區短多長空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
在德國反對下,希臘寄望歐盟提供金援的希望可能破滅。那麼,向國際貨幣基金(IMF)討救兵是否可行?
如果IMF出馬,短期內可替歐元區經濟體化解危機,但長遠來看,卻可能導致歐元區分崩離析。
希臘對於向IMF求援也是百般不情願,因為這麼做意味歐洲數十年來耗費龐大政治與金融成本所建構的金融機構,運作成效一敗塗地。事實上,德國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諷刺的是,雖然對希臘紓困迄今仍舉棋不定,但對歐元區經濟體卻是個好消息。市場信心不足導致歐元走貶,不僅對該區出口商及時提供一臂之力,也使歐洲央行的強硬立場放軟。
由IMF出手紓困會比急就章成立的歐洲貨幣基金(EMF)更有意義,畢竟前者擁有較多專才,干預行動較少政治味,也不會引發太多道德風險。
然而,向IMF搬救兵只能解燃眉之急,長期卻可能對歐元區造成不利影響。因為,問題的根源是歐元區的經濟結構和德國重視出口甚於內需,導致該區陷入通縮,並面臨薪資縮水、高失業率和生活水準下滑等窘境。
要紓解這些壓力,必須仰賴德國改革財政。
欲解決希臘和歐元區當前的危機,唯有德國重新平衡經濟,把成長動力轉向內需消費;或是希臘等國透過讓貨幣貶值和提高通膨來刺激經濟成長。如果是後者,那麼歐元實驗也將邁向終點。
(取材自道瓊社)
【2010/03/19 經濟日報】
德國財長蕭伯樂將提議設立歐盟的貨幣基金,以穩定歐元區經濟。
(歐新社)
德財長 提議設EMF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綜合外電】
德國財長蕭伯樂(Walfgang Schaeuble)6日接受周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專訪時表示,將儘速提案成立新的歐盟機構,以協助歐元區的穩定。
蕭伯樂說:「我們打算成立的機構,不會與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相互競爭。為了歐元區的內部穩定,我們需要一個擁有IMF的經驗與類似執行權力的機構。我將在近期提出建議。」
希臘的預算赤字引發金融動盪,凸顯出歐元區缺乏單一財政部門,無法處理會員國債務違約,或強迫會員國刪減赤字以避免情勢失控。
蕭伯樂說:「歐元區致力於以自身力量解決問題。依我的觀點,接受IMF的財政援助前,歐元國家必須承認無力自行解決問題。」
蕭伯樂的提議呼應上個月成立歐盟貨幣基金會(EMF)的提議,該提議由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梅爾(Thomas Mayer )與布魯塞爾歐盟政策研究中心的葛羅斯(Daniel Gros)共同提出。
根據他們的提議,成員國可提出事先存放在EMF的金額,且若同意接受歐盟執委會與政府監督,採用「量身打造的調整方案」,則可超額提領。EMF也可發行新的EMF債券,交換投資人手中的違約債券,以避免金融秩序瓦解。
蕭伯樂說:「我支持歐盟與歐元區內的經濟政策應強化協調。」
他舉例說明,各國財長應公開且坦白地指出歐元區內各會員國的問題,並提出建議;任何會員國若競爭力受阻,歐盟執委會也應及早提出嚴正警告。
蕭伯樂說:「造成希臘債信危機的原因並非投機,但投機使問題更加嚴重,因此我們亟須與歐盟及20國集團的盟國合作,使信用違約交換(CDS)市場更透明、管理更為完善。」
他說:「我們不能允許歐元成為國際投機客的掌中玩物。禁止過度投機是德國的責任。具體的措施如同我數日前所宣布,立法禁止放空交易等。」
【2010/03/08 經濟日報】
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儘管半身不遂,最近三周更需在病床上辦公,
卻還能拋出「歐洲貨幣基金」這樣的重大議題。 (彭博資訊)
德國財長蕭伯樂 鐵血輪椅鬥士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
過去三周來,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一直都在病床上復元。20年前他在一次暗殺行動中遇襲身受重傷,造成下半身癱瘓,從此必須定期接受手術,以更換體內的醫療輔助器。
但這位臥病的部長,依舊掌管德國最大的部會,還丟出「歐洲貨幣基金」(EMF)的震撼彈,要求成立一個有錢又有權的歐元區貨幣穩定機構。無論在輪椅上還是病床上,這位梅克爾內閣中年紀最大的閣員,都繼續在全球舞台主宰議題。
曾與蕭伯樂一同擔任基督教民主黨國會議員的普魯格(Friedbert Pflueger)說,這是典型的蕭伯樂作風。他說,當其他人還在抱怨時,蕭伯樂總是已經擬好行動計畫了。
1942年出生的蕭伯樂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兄弟全都成為法學博士。恪守法律原則的蕭伯樂以往擔任內政部長時鐵腕整頓治安,現在也對違反歐元條約、隱瞞赤字的希臘毫不假以辭色。
希臘債信危機恐怕毀滅得來不易的歐洲共同貨幣,蕭伯樂依舊公開說,德國對作弊的希臘政府「一分錢都不會給」。
硬漢作風也可能招致他遇剌的悲劇。1990年一名精神失常的槍手襲擊擔任內政部長的蕭伯樂,使他從此半身不遂。他在德國政壇上也愈發像是個獨行俠,朋友不多,卻和家庭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意志堅強的蕭伯樂在遇刺後三個月就帶著維生輔助器回到德國議場。他是柯爾推動東西德統一的首席談判代表,也是1991年促成德國從波昂遷都回柏林的關鍵人物。
梅克爾與蕭伯樂是既緊張又合作的政治關係。
1998年,蕭伯樂效忠的柯爾被爆出收受不明來源的政治獻金。當時擔任基民黨秘書長的梅克爾發動黨內政變,把柯爾與蕭伯樂一同拉下台來。
然而在四個月前,在大選大獲全勝的梅克爾卻意外提名他擔任德國財長,收拾二戰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蕭伯樂看似很樂於接下這個重任。
熟識他的人說,蕭伯樂已經放棄擔任德國總理的希望,卻也使他更能放手推動大膽、實質性的政治議題。
蕭伯樂當年力促德國統一,也從柯爾繼承到泛歐整合的信念。1991年,蕭伯樂在敦促國會還都柏林時強調,把首都遷回到當年鐵幕阻隔的柏林,也代表德國帶頭修補曾遭鐵幕撕裂的東西歐關係。他說:「柏林的抉擇也是全歐洲的抉擇。」現場爆起如雷掌聲。
現在,歐洲貨幣基金的抉擇以及處理希臘危機,可能也將決定歐洲整合的命運。無論在輪椅上還是病床上,蕭伯樂在兩個關鍵時刻都擔任要角,沒有缺席。
(取材自金融時報)
【2010/03/15 經濟日報】
否則不排除向IMF求助。 (歐新社)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希臘總理巴本德里歐18日向歐盟喊話,要求各國領袖在下周高峰會上同意提供備用貸款。華爾街日報報導,希臘官員揚言,如果一直等不到回應,可能於4月2日至4日間向國際貨幣基金(IMF)求援。
巴本德里歐在歐洲議會表示,希臘不排除任何選項,但仍然比較希望得到歐盟而非IMF的協助。他說,若能得到歐盟支持,能讓希臘更有餘裕推動改革。
他說,這項工具到位後,就足以讓市場停止投機炒作。目前希臘10年期公債殖利率比德國高3個百分點。
不過,華爾街日報引述希臘匿名官員說法報導,雅典當局鑒於本周歐盟財長會議並無具體結論,對下周的領袖高峰會也不抱太高期望,可能會在4月2日至4日復活節周末期間向IMF求救。
希臘財政部稍後出面駁斥此報導,但華爾街日報指出,希臘經濟、競爭力與海運部長卡蘇里17日告訴當地媒體,向IMF求援的機率是70%。
歐元區無法自行解決希臘問題的疑慮再起,歐元18日在紐約早盤持續走軟,兌美元匯價最低下跌0.7%至1.3648美元,兌日圓跌1.7%,報122.66日圓兌1歐元。雅典ASE綜合指數跌2.8%至2,031點。
歐盟遲遲無法提出具體方案,德國的態度是一大關鍵。與德國總理梅克爾同屬基民黨的議員麥斯特表示,如果希臘需要外援,就該向IMF伸手;除IMF,無人握有協助希臘重返資本市場的工具。沒有IMF參與就逕行援助希臘,「是非常大膽的實驗。」
德國總理梅克爾17日也公開呼籲,應考慮把倒債違約國逐出歐元區。她說歐元區應訂定一項協議,如果成員國一再違反預算和債務規定,則可開除之。許多觀察家認為,梅克爾這番話只是政治語言,無非是要轉移焦點,淡化德國在這場債務危機中的角色。要開除任何成員,需經27個會員國無異議通過。
歐盟去年底也曾表示,要開除歐元區任一成員國,依歐盟現行法律幾乎不可能,自願退出者可能也得退出歐盟。
但德國政府內部對該不該由IMF援助希臘也有歧見。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與歐洲央行(ECB)總裁特里謝和歐元集團主席容克爾等人的立場較一致。蕭伯樂17日接受周日世界報訪問時說,接受IMF協助相當於「承認歐元區無法解決自己的問題。」
容克爾說過,希臘問題需要IMF提供「技術性協助」,但不需IMF「帶頭」。特里謝也曾說,讓IMF介入並不妥當。
【2010/03/19 經濟日報】
IMF若出馬 歐元區短多長空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
在德國反對下,希臘寄望歐盟提供金援的希望可能破滅。那麼,向國際貨幣基金(IMF)討救兵是否可行?
如果IMF出馬,短期內可替歐元區經濟體化解危機,但長遠來看,卻可能導致歐元區分崩離析。
希臘對於向IMF求援也是百般不情願,因為這麼做意味歐洲數十年來耗費龐大政治與金融成本所建構的金融機構,運作成效一敗塗地。事實上,德國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諷刺的是,雖然對希臘紓困迄今仍舉棋不定,但對歐元區經濟體卻是個好消息。市場信心不足導致歐元走貶,不僅對該區出口商及時提供一臂之力,也使歐洲央行的強硬立場放軟。
由IMF出手紓困會比急就章成立的歐洲貨幣基金(EMF)更有意義,畢竟前者擁有較多專才,干預行動較少政治味,也不會引發太多道德風險。
然而,向IMF搬救兵只能解燃眉之急,長期卻可能對歐元區造成不利影響。因為,問題的根源是歐元區的經濟結構和德國重視出口甚於內需,導致該區陷入通縮,並面臨薪資縮水、高失業率和生活水準下滑等窘境。
要紓解這些壓力,必須仰賴德國改革財政。
欲解決希臘和歐元區當前的危機,唯有德國重新平衡經濟,把成長動力轉向內需消費;或是希臘等國透過讓貨幣貶值和提高通膨來刺激經濟成長。如果是後者,那麼歐元實驗也將邁向終點。
(取材自道瓊社)
【2010/03/19 經濟日報】
德國財長蕭伯樂將提議設立歐盟的貨幣基金,以穩定歐元區經濟。
(歐新社)
德財長 提議設EMF
【經濟日報╱編譯吳柏賢/綜合外電】
德國財長蕭伯樂(Walfgang Schaeuble)6日接受周日世界報(Welt am Sonntag)專訪時表示,將儘速提案成立新的歐盟機構,以協助歐元區的穩定。
蕭伯樂說:「我們打算成立的機構,不會與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相互競爭。為了歐元區的內部穩定,我們需要一個擁有IMF的經驗與類似執行權力的機構。我將在近期提出建議。」
希臘的預算赤字引發金融動盪,凸顯出歐元區缺乏單一財政部門,無法處理會員國債務違約,或強迫會員國刪減赤字以避免情勢失控。
蕭伯樂說:「歐元區致力於以自身力量解決問題。依我的觀點,接受IMF的財政援助前,歐元國家必須承認無力自行解決問題。」
蕭伯樂的提議呼應上個月成立歐盟貨幣基金會(EMF)的提議,該提議由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梅爾(Thomas Mayer )與布魯塞爾歐盟政策研究中心的葛羅斯(Daniel Gros)共同提出。
根據他們的提議,成員國可提出事先存放在EMF的金額,且若同意接受歐盟執委會與政府監督,採用「量身打造的調整方案」,則可超額提領。EMF也可發行新的EMF債券,交換投資人手中的違約債券,以避免金融秩序瓦解。
蕭伯樂說:「我支持歐盟與歐元區內的經濟政策應強化協調。」
他舉例說明,各國財長應公開且坦白地指出歐元區內各會員國的問題,並提出建議;任何會員國若競爭力受阻,歐盟執委會也應及早提出嚴正警告。
蕭伯樂說:「造成希臘債信危機的原因並非投機,但投機使問題更加嚴重,因此我們亟須與歐盟及20國集團的盟國合作,使信用違約交換(CDS)市場更透明、管理更為完善。」
他說:「我們不能允許歐元成為國際投機客的掌中玩物。禁止過度投機是德國的責任。具體的措施如同我數日前所宣布,立法禁止放空交易等。」
【2010/03/08 經濟日報】
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儘管半身不遂,最近三周更需在病床上辦公,
卻還能拋出「歐洲貨幣基金」這樣的重大議題。 (彭博資訊)
德國財長蕭伯樂 鐵血輪椅鬥士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
過去三周來,德國財政部長蕭伯樂(Wolfgang Schaeuble)一直都在病床上復元。20年前他在一次暗殺行動中遇襲身受重傷,造成下半身癱瘓,從此必須定期接受手術,以更換體內的醫療輔助器。
但這位臥病的部長,依舊掌管德國最大的部會,還丟出「歐洲貨幣基金」(EMF)的震撼彈,要求成立一個有錢又有權的歐元區貨幣穩定機構。無論在輪椅上還是病床上,這位梅克爾內閣中年紀最大的閣員,都繼續在全球舞台主宰議題。
曾與蕭伯樂一同擔任基督教民主黨國會議員的普魯格(Friedbert Pflueger)說,這是典型的蕭伯樂作風。他說,當其他人還在抱怨時,蕭伯樂總是已經擬好行動計畫了。
1942年出生的蕭伯樂在三兄弟中排行老二,兄弟全都成為法學博士。恪守法律原則的蕭伯樂以往擔任內政部長時鐵腕整頓治安,現在也對違反歐元條約、隱瞞赤字的希臘毫不假以辭色。
希臘債信危機恐怕毀滅得來不易的歐洲共同貨幣,蕭伯樂依舊公開說,德國對作弊的希臘政府「一分錢都不會給」。
硬漢作風也可能招致他遇剌的悲劇。1990年一名精神失常的槍手襲擊擔任內政部長的蕭伯樂,使他從此半身不遂。他在德國政壇上也愈發像是個獨行俠,朋友不多,卻和家庭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意志堅強的蕭伯樂在遇刺後三個月就帶著維生輔助器回到德國議場。他是柯爾推動東西德統一的首席談判代表,也是1991年促成德國從波昂遷都回柏林的關鍵人物。
梅克爾與蕭伯樂是既緊張又合作的政治關係。
1998年,蕭伯樂效忠的柯爾被爆出收受不明來源的政治獻金。當時擔任基民黨秘書長的梅克爾發動黨內政變,把柯爾與蕭伯樂一同拉下台來。
然而在四個月前,在大選大獲全勝的梅克爾卻意外提名他擔任德國財長,收拾二戰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
蕭伯樂看似很樂於接下這個重任。
熟識他的人說,蕭伯樂已經放棄擔任德國總理的希望,卻也使他更能放手推動大膽、實質性的政治議題。
蕭伯樂當年力促德國統一,也從柯爾繼承到泛歐整合的信念。1991年,蕭伯樂在敦促國會還都柏林時強調,把首都遷回到當年鐵幕阻隔的柏林,也代表德國帶頭修補曾遭鐵幕撕裂的東西歐關係。他說:「柏林的抉擇也是全歐洲的抉擇。」現場爆起如雷掌聲。
現在,歐洲貨幣基金的抉擇以及處理希臘危機,可能也將決定歐洲整合的命運。無論在輪椅上還是病床上,蕭伯樂在兩個關鍵時刻都擔任要角,沒有缺席。
(取材自金融時報)
【2010/03/15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