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績效宣傳打迷糊仗 別被唬弄





【經濟日報╱朱岳中】
基金公司以各種訴求促銷基金,是無可避免的商業行為。但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宣傳手法與內容卻讓人覺得在打迷糊仗,擺明在「唬弄」投資人。

近來通貨膨脹問題甚囂塵上,一些投資機構與媒體開始大肆宣傳各種抗通膨商品,最常被提到的大概就屬黃金。但黃金真的能抗通膨嗎?

觀察近十年來,美國紐約黃金現貨價格與美國通貨膨脹率的走勢圖,若黃金具抗通膨效果,金價走勢應該與通貨膨脹率大致相同。但很明顯的,兩者的一致性並不高,實際計算兩者的相關係數則約為負0.2;若改以金價變動率與通貨膨脹率來計算,兩者的相關係數一樣是負0.12,顯示金價走勢不但沒有與通貨膨脹率一致,甚至還偏反向變動。

提到抗通膨自然不能忽略不動產,近幾年不動產相關商品中最夯的,大概就屬不動產證券化基金(REITs)。金融海嘯前相關業者打著1萬元就可以作全世界房東的口號,實在頗具吸引力,也確實募集到不少投資人。金融海嘯初期,業者怕投資人擔心,於是又說REITs是靠房租收益的,受不動產價格影響小。

但一場金融海嘯下來,REITs一樣受傷慘重。2009年市場開始反彈,REITs自然也有起色,但國內的八檔REITs卻有一半淨值至今都還在票面(10元)以下,即使價格最高的一檔也沒超過11塊。

REITs基金的表現看起來好像好一些,但實際檢視其投資內容就會發現許多績效好的REITs基金,其實多是因為投資了不動產相關類股股票,而非真的只投資REITs(例如營建股就是屬於不動產股票,而非REITs)。部分業者及媒體甚至魚目混珠,或是搞不清楚這兩者的差別,拿不動產股票型基金的績效來誆稱是REITs基金,但兩者性質根本天差地遠。

股票市場投資人還不至於分不清REITs與營建股,但基金市場卻常有投資人分不清不動產股票基金與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其實不動產股票基金就跟原物料、醫療、科技等產業型基金一樣,專門投資特定產業的股票,但不動產證券化基金則是專門投資REITs。事實上,單從名稱上也不能確實分辨,許多不動產證券化基金一樣有投資不動產股票。

另一個「差很大」的則是替代能源相關基金。業者總是宣稱替代能源的前景以及與油價具高相關性。

實際上,金融海嘯期間市場大跌,相關基金跟著慘跌也還說得過去,但去年市場大幅反彈,油價也大漲了七、八成,但相關基金的反彈幅度卻低得可憐,漲幅甚至還不如MSCI全球指數的漲幅,更不要說跟能源有高度相關的新興市場。

問題在於,影響替代能源最重要的是各國的補貼政策,一場金融海嘯下來,從美國、德國、西班牙到日本,幾個發展替代能源產業的國家都大幅縮減對相關產業補貼,在替代能源產業多還未臻成熟之際,當然都大受影響。業者絕對有明白告知的義務,而媒體更應該秉持著公正客觀的立場,實事求是,不能為了廣告收益而成了業者的「幫凶」。

(作者是南台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助理教授,曾與夏韻芬合寫《基金私房學-換個腦袋買基金》一書,除擁有專業學術背景外,也有20年以上的實戰投資經驗)



【Winzi 讀報】

基金的風險不比股票小,即使定期定額,只要買錯基金,一樣慘賠不已。如果自己不做些「功課」,只單看報紙、雜誌廣告或聽理專推薦就買基金,那麼這種對不瞭解的標的物下注就如同靠運氣在賭博一樣,而非投資。

若想要有月配息而想要買REITs基金,那麼不如直接買債券基金,因為債券基金種類多,可依個人風險承受度來選擇。而若想買替代能源基金,不如買能源基金;若要買能源基金又不如買東歐基金。總之,基金投資也是一門技術,要不斷練「功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