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巴西升息3碼 拉美第一砲



巴西央行總裁 : Henrique Meirelles
圖片來源 : www.jornaldejequie.com.br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綜合外電】
巴西央行28日一口氣升息3碼至9.5%,是金融海嘯發生以來拉丁美洲第一個升息的國家。分析師預期央行年底前會調升利率到12%以上,激勵巴西里爾連兩天勁漲。

由八名委員組成的巴西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Copom)28日一致通過,將基準利率Selic調升3碼至年率9.5%,以抑制經濟過熱的風險。央行發表簡潔的聲明說,該決策是為了「確保控制通膨在目標區間內」。據彭博調查,超過半數的分析師預期央行會升息2碼,但也有近半分析師預期3碼。

巴西央行總裁梅雷萊斯(Henrique Meirelles)在本周前一直未鬆口暗示利率走向,但在前兩天突然說,央行將採取堅定的行動,「目前的處境下,我們需要有力的行動方案」。

最近的經濟數據堅定了央行的決策。巴西2月零售銷售比一年前勁增12.3%,且當月工業產出年增率也躍升至18.4%。以IPCA-15為準的消費者物價至4月中的12個月內大漲5.22%,自11月來已上升1個百分點,也超出央行設定的4.5%目標。包括高盛在內等券商估計,巴西第一季經濟成長率至少為10%。

聖保羅BES Investimento經濟學家山托斯說:「該決策顯示央行之前低估了經濟的強度與伴隨的通膨風險。」

央行在3月時,還傾向繼續維持利率在史上最低的8.75%,以幫助經濟復甦紮根。巴西經濟去年萎縮0.2%。此外,梅雷萊斯之前傳出考慮辭去總裁職務,參加10月的公職競選,更加深市場對寬鬆貨幣政策的期待。

巴西里爾29日盤初報1.7389里爾兌1美元,高於前市收盤的1.7485里爾。前一天市場預期央行即將升息,推升巴西里爾大漲1.3%,創一個月來最強勁升勢。巴西里爾今年頭三個月上漲7.1%,去年更勁漲33%,是全球表現最好的貨幣。

巴西央行上一次升息是在2008年9月,正值美國雷曼兄弟倒閉前幾天。去年隨著衰退的陰影籠罩全球,巴西央行調降利率5個百分點,使基準利率首度降到個位數。

據路透調查,分析師預期Selic到年底前將升到10.25%至12.5%。經濟學家也預期,巴西今年成長率可達到6%至7%,若達成7%,將是四分之一世紀來成長最快的一年。
【2010/04/30 經濟日報】



人家升息他降息!俄羅斯4/30起降息1碼

【鉅亨網/葉小慧】
金磚四國中,印度、中國、巴西均升息因應通膨,金融股跟著看俏,不過俄羅斯央行今(29)日則宣布降息1碼,匯豐中華投信指出,俄羅斯降息有助內需回溫,在資金行情帶動下,俄股後市看好,距離前波高點仍有60%空間,建議加碼原物料、能源、電信與消費股。

俄羅斯央行宣布調降再融資利率1碼至8%,以刺激經濟成長,將於4月30日生效,匯豐中華投信指出,這是俄羅斯近來第13度降息,符合市場預期。

俄羅斯股市是2009年表現最強勁的股市,今年挾著降息、低本益比及高油價題材,俄股持續上漲。俄羅斯央行最新聲明表示,這次降息主要意圖是為增加放款,讓信貸更容易取得,雖然消費者物價的動力看好,主要指標顯示「經濟成長有逐漸復甦的趨勢」,但是復甦「不太穩定」,因此支撐內需仍有必要性。

匯豐俄羅斯基金經理人道格拉斯.海佛爾表示,印度已經兩度升息、巴西也進入升息循環,在新興國家啟動升息循環之際,俄羅斯仍有降息空間,有利內需回溫,這是俄股目前的優勢。此外,俄股具備「高成長、低本益比」特色,以EPS年成長率而言,今年俄羅斯企業獲利上看40%,幾乎是其他新興國家平均的2倍。

若以預期本益比的角度來看,道格拉斯指出,俄股尚低於過去歷史平均,且深具強勁的獲利成長能力,投資價值高居新興市場之首,因此俄羅斯股市受全球經理人青睞;根據統計,今年共同基金流入俄羅斯的金額,占新興市場總金額的36%。

美林調查顯示,俄羅斯已經連續9個月成為全球基金經理人最想加碼的新興市場國家,道格拉斯說,俄股距離前波高點仍有不小空間,在未來持續降息下,市場資金充沛,加上全球經理一致看好,預期後市仍具有爆發力。

道格拉斯目前相對看好能源類股,他認為,以往在油價看漲時期,能源股表現遠優於非能源股,但今年以來受到油價波動與政策不確定因素影響,能源股漲勢落後其他類股。但未來隨著油價持續看漲,搭配稅負優惠題材,能源股可望啟動補漲行情。

俄羅斯央行已經第13度降息,基準利率來到8%的歷史新低點,道格拉斯認為,在全球升息號角響起之際,仍處降息循環的俄羅斯股市表現可望相對穩定,此外,從價值面來看,俄羅斯是相對便宜的市場,建議投資人以定時定額方式長線布局。

道格拉斯表示,由於俄羅斯經濟復甦腳步較緩、且沒有通膨壓力,具備利用降息促進經濟成長的條件,根據各大券商的預測,今年俄羅斯經濟成長有望上看5%,相較於去年的-7.9%將提升不少。

道格拉斯表示,在降息循環與所得上升的激勵下,今年起俄羅斯內需明顯回溫,舉凡電信、零售等相關類股皆能受惠,看好俄羅斯後市的投資人,可加碼原物料持股,抓住第2季旺季行情,此外,內需力道回溫,也可適度提高電信及消費類股的持股比重。
【2010/04/29 鉅亨網】

 

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礦業基金 熱潮不退燒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經理人韓艾飛(Evy Hambro)
攝影 : 張瀞文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暨貝萊德世界黃金基金經理人韓艾飛(Evy Hambro)昨(28)日指出,多種原物料價格逼近歷史高點,礦業公司獲利創近年新高。希臘等歐洲國家信評調降,不利歐元,有利黃金走勢。

全球景氣持續復甦,供給面緊縮,信用狀況改善,有助商品價格由一年前極低的水準大幅回升。

韓艾飛說,企業因此得以創造龐大的現金流量,投資吸引力大增。加上金融海嘯造成企業趨保守,產能大幅減少或關閉,都造成供給趕不上需求成長。

韓艾飛強調,2000年以來,原物料供需的關係就逐漸改變。新興市場興起,原物料供給成長受限,持續推升原物料價格。金融海嘯只是使世人的焦點暫時轉移,隨著經濟復甦,原物料供需的關係只會更緊張。

以韓艾飛看好的鐵礦砂為例,過去都是每年固定報價,但今年首度改成每季報價,未來報價頻率可能再縮短。

去年鐵礦砂每公噸報價為60美元,目前已漲到160到170美元,即使價格穩定在目前的價位,大型礦業公司仍將享受豐厚的利潤,尤其是全球三大礦業公司。

韓艾飛指出,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這三大公司的開採成本只有30美元左右,但中國的礦業公司成本卻高達80到100美元。即使現貨價格下滑,這三大公司都享有低成本的優勢。

焦煤的報價也是類似的狀況。韓艾飛表示,必和必拓已確定,第二季的報價為每公噸200美元,比去年的目標價高出55%。熱煤合約初期結算價格也顯示,大型生產公司有很大的議價能力。

韓艾飛同樣看好的貴金屬,價格也大幅翻揚。

鉑從低點的每英兩780漲到1,700美元,鈀從200漲到近600美元。

尤其是鉑,大多數在南非生產,但南非有發電成本、勞工糾紛、幣值強勢、安全等問題,鉑的價格居高不下。

黃金更是韓艾飛去年以來就持續看好的貴金屬,在世界礦業基金中加碼黃金。

之前投資人擔心美元的強勢地位,最近歐洲主權債出問題,希臘債信評等遭調降,以歐元計價的金價已達到歷史新高,全球中央銀行成為淨買方,黃金作為替代貨幣的角色日益重要,投資需求暴增,金價在1,100美元附近也形成強力支撐。

隨著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需求大增,許多礦產價格已經接近歷史高點,但韓艾飛認為,重要的不是礦產的價格何時可以再創新高,而是礦業公司的現金流增加,獲利大幅提升,股價終將反映利多。
【2010/04/29 經濟日報】



貝萊德世礦基金經理人韓艾飛 幫子女買金條

【經濟日報╱張瀞文】
貝萊德世界黃金基金與世界礦業基金經理人韓艾飛(Evy Hambro )掌管全球規模最大的礦業基金與黃金基金,總規模在210億美元以上,超過國內台股基金的總規模。

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成立於1997年,到今年2月底為止,平均年報酬率達13.9%。同期間,礦業基金的參考指標滙豐全球礦業指數平均年報酬率為9.1%。這檔基金的規模已達143億美元,在同型基金中規模最大。

在台灣,貝萊德世界礦業基金是叫好叫座的基金,是投資屬性偏積極的台灣投資人的最愛,詢問度高,幾乎人手一支,堪稱「國民基金」。

從1997年世礦基金成立起,韓艾飛就是基金的經理人,看著這個產業從冷門到熱門,看著基金淨值從110多美元暴跌到20多美元,再從20多美元大漲到70多美元。經歷金融海嘯的洗禮,更錘鍊出他的選股眼光與操盤技巧。

雖然韓艾飛操盤基金的規模很大,但他認為,基金規模還不到市場市值的1%,沒有規模過大的問題,等到規模接近總市場市值的5%再擔心也還不遲。

韓艾飛也看好黃金的長期走勢,他認為黃金資產就像保險一樣,雖然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不必高,但至少要有一部分,以對抗通貨膨脹、其他貨幣資產不可靠、不景氣等不確定因素。除他自己操盤的黃金基金以外,他也為一對年幼子女各買進3英兩重的金條。

中國對原物料的需求上揚,是推升礦物價格的重要因素,也是礦業的單一最大風險,但韓艾飛說,這也是單一最大機會。十多年來,中國政府管理經濟的能力優,甚至強過美國,他認為中國可望維持穩定的經濟成長率,不致讓景氣大起大落。
【2010/04/29 經濟日報】



【Winzi 讀報】

SPDR Gold Trust

SPDR Gold Trust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的指數型黃金基金,投資人可透過該基金購買實體黃金,並託管。

SPDR Gold Trust的發行機構為世界黃金信託(World Gold Trust Services)、指定保管機構是匯豐銀行集團(HSBC)、受託機構則為紐約梅隆銀行資產服務公司(BNY Mellon Asset Servicing)。

由於SPDR Gold Trust是全球最大指數型黃金基金,所持黃金量變化經常被視為市場多空的重要指標。

SPDR黃金信託ETF去年(2009)4月底為1104.45噸,今年(2010)4月30日為1159.00噸,大約增加了55噸。

以下是SPDR ETF基金一年的淨值走勢圖。
相關報導 : 黃金究竟價值為何?



 

中美貨幣戰 鬥志不鬥氣



圖片來源 : 華爾街日報


【經濟日報╱劉君祖】
今年初始,中美兩大國的關係陷入緊張,其中首要矛盾就是人民幣升值的問題。美國國會強力施壓,中共方面不輕易退讓,因為一旦升值,手中持有的七、八千億美債,就會相對縮水,而這正是老美未明說的企圖之一。

國際間的爾虞我詐本是常態,軍事對抗已日益不可能,經貿、金融及文化戰卻未曾稍歇,金融風暴後更是愈演愈烈。

美國迄今積欠的債務嚴重,中央國債、企業債、金融債全部算上,高達57兆美元,為其GDP(國內生產毛額)的3.7倍。

大陸《貨幣戰爭》的作者宋鴻兵甚至判斷,英美列強可能耍賴,將來故意讓美元崩潰,以黃金加上碳排放量的組合,作為未來國際支付工具。

若然,儲金量少的中國頓失優勢,中國老百姓就等於幫老美白幹了一輩子。當然,這樣的陰謀論太有爭議,不過,對國際貨幣未來的發展,任何人還是不宜掉以輕心。

二戰後美元獨霸太久,如果出問題,幾乎沒有任何貨幣能取代。隨著中國崛起,人民幣肯定會加速國際化,由於起步太晚,恐怕20年內成效都有限,更不可能挑戰美元優勢。

我在去年即有易占,看卦象所示,的確如此。先占十年後,人民幣的國際地位為大壯卦,初爻動,爻辭稱:「壯於趾,征凶,有孚。」小象傳解釋:「其孚窮也。」大壯陽氣很盛,似初生之犢不畏虎,然因經驗不足,衝動不能成事。初爻氣候未成,更不可腳癢往前衝,亂衝必凶。孚是信用,雖然已建立一些信用,幹大事仍行不通。

十年後的美元呢?卦象為復,初、二爻動,有師卦之象。剝極而復,雖遭衝擊,仍具有核心的創造力,不僅屹立不搖,對國際的影響依舊所向無敵。

師卦勞師動眾,正是戰爭之象,彖傳稱:「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各國金融深受其害,卻不得不接受,說的真是切合實際啊!

20年後,美元的國際地位為大有卦,初、二爻動,有旅卦之象。大有是日光普照,為大家所有,全球商務往來還是少不了美元。

旅卦則多少已有失時、失勢、失位的趨向,宰控力大不如前。大有也是共和共榮之意,美元可與其他貨幣並存,共同因應經貿所需。

20年後的人民幣為不變的小過卦,卦辭稱:「可小事,不可大事。宜下,不宜上。」已經講得很清楚。小過是菜鳥練飛之象,在不斷嘗試錯誤中成長,不能冒險高飛,以免失事。按易經卦序,小過之前為中孚,之後為既濟。中孚為建立信用,既濟為穩定成功,小過處於其間,自然小心謹慎,以圖最後的成功。

依此看來,中美之間的貨幣戰爭還有得打,鬥志不鬥氣,知進亦知退,才是上策。而我們一般常民百姓,面臨這種形勢,也不能看走眼,必須審慎因應。
(作者是台灣周易文化研究會創會理事長)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原鑽擬減產 每年將漲價5%



圖片來源 : Google maps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
由於亞洲新增需求將加速全球現有鑽石礦的枯竭速度,全球最大鑽石商戴比爾斯(De Beers)計劃減產以延長礦場壽命,分析師預估原鑽價格將因此每年看漲5%。

戴比爾斯認為鑽石供應長期而言可能逐漸枯竭。鑽石產業20年來發現的鑽礦規模都比不上戴比爾斯在非洲的兩大礦場,或俄國Alrosa集團的大鑽礦。但中國新富階級對鑽石的胃納愈來愈大,戴比爾斯預估,在2016年前,中國占全球鑽石珠寶市場的比重將增加一倍至16%。

戴比爾斯公司總經理潘尼(Gareth Penny)說,鑽石生產2011年起將進入年產4,000萬克拉的穩定期,低於2008年的4,800萬克拉。同時他也強調:「我們並不是要操控價格,但供需失衡可能導致一些產品漲價 。」

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tkets)分析師柯拉利表示,如果戴比爾斯採行減產策略,未來五年,原鑽價格可能每年上漲至少5%。

潘尼指出:「鑒於未來難以取得,我們要重新增產到4,800萬克拉嗎?鑽石是自然界瑰寶,應該受到保護,因為將來貨源將愈趨稀少。現實狀況是鑽石供不應求,而且未來15年情況會益發嚴重。」

但鑽石業分析師也解讀,戴比爾斯的減產計畫是該公司準備重新上市的預兆。以色列鑽石顧問伊芬索哈說:「如果戴比爾斯股東計劃明年上市,可能算好時機選在消費者需求重新開始成長之時。」

去年在金融風暴下,鑽石業受到重挫,原鑽銷售占全球40%的戴比爾斯出現年度凈損。為刺激鑽石價格回升,戴比爾斯大幅減產。

該公司和波札那政府合資的戴布斯瓦納鑽石公司(Debswana Diamond)說,因為全球經濟危機重創市場需求,去年鑽石產量幾乎減半至1,770萬克拉,遠不如2008年的3,230萬克拉。戴布斯瓦納去年關閉礦場約兩個月之久。但總經理馬洛說今年前景看好。
【2010/04/27 經濟日報】



鑽石變現 只剩八成時價

【經濟日報╱編譯謝璦竹】
鑽石可能是珠寶中的皇后,它的純淨無瑕彷彿永恆的化身。然而,說到保值,鑽石可能不如黃金。

鑽石價格取決於車工、成色、克拉重量以及淨度(俗稱4C)等因素,非由專業人員無法鑑定,因此,雖然2000年一顆1克拉的優質鑽石價值1.5萬美元,今天或許可以賣到2.54萬美元,但依業界慣例,一般民眾如果想要換現金,恐怕只能拿回時價的八成左右。

車工指的是鑽石的形狀與切磨工的優劣。常見的形狀包括圓形、橢圓形、方形、心型、梨形與馬眼形等,而切磨工則影響鑽石的閃耀程度,有比利時車工、蘇聯車工與印度車工等。

成色指的是鑽石的顏色,從最高級的D至最低等級的Z,有23個等級。D是澄透無色,而約從O以下,肉眼即可看出淡淡的黃色。奇異或「珍奇」色彩的鑽石等級在Z之後。

成色等級即使只差一級,價格也差很多。例如,G等級與H等級約相差1,000美元至1,500美元。如果投資人要拿到具公信力的鑽石鑑定證書,還得另外再花一筆錢。

而最大的風險是,同一顆鑽石,不同的零售商可能有不同的等級組合。加上每年市場供需不同,價格也會起伏。印度Ananya珠寶公司執行董事拉克揚說:「沒有標準,也沒有消費者指數。不管什麼克拉重量,同樣的重量會有不同的價格。」

全印寶石與珠寶公會(All India Gems and Jewellery Federation)主席哈亞葛夫說:「有時候1克拉或25分的鑽石供應很多,要看當年的產量以及需求,價格都不同。」

據哈亞葛夫:「業界的慣例是,如果有人要把鑽石賣回給原出售商,可根據時價交換別的珠寶。但如果要換現金,只能拿到時價的八至九成。」
【2010/04/27 經濟日報】


【Winzi 讀報】

1. The $30 Million Diamond Bikini

穿在模特兒Molly Sims身上這件只遮到三點的鑽石比基尼,價值三仟萬美元。

這套目前世界上最貴的比基尼是由設計師Susan Rosen使用150克拉的Steinmetz鑽石鑲製而成。其中包含一顆50克拉D級(透明無色),淨度Flawless(完美無瑕)的梨形鑽石,一顆30克拉D級(透明無色),淨度Flawless(完美無瑕)的祖母綠切割鑽石,一對15克拉D Flawless圓形跟一對8克拉D Flawless梨形鑽石都鑲在白金鍊上。

2. DE BEERS

3. 1960-2010年的鑽石價格表

4. 維基百科 - 鑽石

5. 杜雨潔 珠寶專欄


 

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

組合式債券基金



圖片來源 : wowvectors.com/food/combo-meal


債券組合商品 投信新戰場

【經濟日報╱記者 白又仁】
金融海嘯爆發後,不少人投資人發現穩健投資的重要性,具分散風險的債券組合基金,重新獲得投資人青睞,也成為投信熱門的募集標的,新送件的基金名稱甚至出現撞名現象,搶食大餅商機意味濃厚。

近期債券組合型基金發燒,除了因規模突破120億元上限、進行第一次追募的「復華高益策略組合基金」,及正在募集的「國泰豐益債券組合基金」外,月初才剛募完巴西基金的ING投信,本周隨即送件「安泰ING全球策略高收益債券組合基金」,許久未募新基金的富邦投信也申請募集「富邦丰益債券組合基金」。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3月底止,國內共計有61檔跨國投資的組合型基金,分別有債券組合基金21檔、股票組合型13檔、平衡組合型27檔,合計規模為1,187億元,較去年同期規模581億元成長一倍以上。

以債券產品見長的復華投信今年來抓緊市場脈動,基金規模今年來連三個月第一,旗下高益策略組合基金功不可沒。由於利率仍低,加上市場資金氾濫,債券組合基金將是繼新興市場債,另一個投信募集新基金的新戰場。
【2010/04/26 經濟日報】



12檔組合基金淨值新高



【經濟日報╱記者白又仁】
風險性債券今年來獨領風騷,也讓多檔組合基金淨值近日創歷史新高。資產管理業者表示,信用市場走穩,市場資金可望持續流入風險性資產,包括新興市場債與高收益債仍是熱點,建議投資人除了看績效,也可從穩定度挑選布局相關組合型基金。

投信業者表示,組合型基金就是投資基金的基金,透過經理人及投研團隊評估,除了挑選屬性較積極的風險性債券,也保留如投資級公司債或政府公債等,以期創造較穩健報酬,可作為擔心市場仍有反轉風險的布局標的。

Lipper統計,截至19日止,有12檔組合基金淨值創歷史新高,其中又以債券型組合基金占11檔最多,屬於平衡型組合的復華高益策略組合基金近三個月績效達2.59%。

觀察近期基金淨值持續攀高的組合基金,可發現高收益債券及新興債的表現功不可沒。復華高益策略組合基金經理人周上順指出,高盛控詐欺事件雖然對高收益債市短期造成影響,但高盛季報獲利優於預期,信用衍生性商品的價差又開始縮窄,顯示高盛事件有漸淡化跡象,市場風險情緒並無大幅惡化。

信評機構穆迪(Moody's)統計,全球高收益債違約率已從去年11月觸頂後開始下滑,穆迪預估,明年3月可降至2.4%。

滙豐雙高收益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秩勻分析,過去三次美國升息前後,雖然在升息前,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因為不確定,價格短暫走跌,但確定升息後到下一次降息期間,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普遍走揚。

據統計,若在升息前半年進場,持有到最後一次升息期間,高收益債平均報酬率為14.1% ,新興市場債則有39.8%,是升息後半年才開始布局的報酬率逾一倍。
【2010/04/26 經濟日報】



【Winzi 讀報】

什麼是組合式基金?

就是挑選幾檔國外的基金將它組合起來,以台幣計價,這就是組合式基金,也就是基金中的基金,那麼投資人是否就要付給這種基金雙重的費用?

為何會有這種組合式基金?

看看台股基金就可以知道,要成為一位優秀的台股基金經理人已屬不易,更何況要成為境外基金經理人?那會是難上加難!那麼投信業者要如何開源呢?總不能只單靠賣台股基金,所以還是要想辦法推出多元的商品以廣增財源。

有道是窮則變,變則通。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挑選幾檔國外的基金將它組合包裝起來,以台幣計價再取個響亮的名字,這就成了一檔新基金了!

之前推組合式股票型基金,現在境外的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賣翻天,當然也要趁機再推出組合式債券基金。

不過這種組合式債券基金幾乎都不配息,這又是為什麼?

以下是以復華高益策略組合基金2010/3月組合明細中的基金與它的績效比較。





 

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高盛啟示錄…不懂的別碰



圖片來源 : http://www.istockphotp.com/


【經濟日報╱柯建維】
19日台股受到「高盛被美國SEC控告詐欺」、「冰島火山灰災害」與「中國政府下重手打房」三大利空襲擊,開低走低,一路下殺257點,宛如濃重火山灰烏雲籠罩,被稱為「超完美風暴」。

其中最複雜、也最值得仔細探討的,就是「高盛被控詐欺案」。此案始末已有許多報導,不再贅述;高盛案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為「為何相對少數的人付不出房貸,竟會變成嚴重的全球金融風暴?」與「金融風暴中損失的龐大金錢,是憑空消失還是進了誰的口袋?」二大懸念,提供了較為清楚的輪廓。

簡單來說,包括高盛、AIG等華爾街金融機構,創造出一個超級金融賭場,莊家是像鮑森公司等看空美國房市者,對賭的另一方是應該清楚了解投資內容與風險,卻偷懶只看信評的機構投資人,以及根本不知道自己買的是什麼,甚至還誤以為是高利保本債券的廣大投資人。

更誇張的是,許多原本只單純開賭場、收佣金的金融機構,也跳下去對賭。例如:AIG就與高盛在某些金融商品合約中對賭,房價跌了,高盛大賺,AIG卻輸到要靠美國政府輸血1,823億美元,才不致完蛋。

說到這兒,可能有許多受害的投資人會跳起來大罵:就是這些可惡的金融機構,騙了我們的血汗錢;那些不盡責的信評機構與監管當局也是共犯,賠我的錢來。但真的只是如此嗎?

記得2007年初,一位長輩得意地跟我說,他投資了一項很棒的金融商品,年利達7.5%,但卻說不清楚是什麼商品,我說:「現在定存利率這麼低,這種高利投資的背後一定有高風險,還是不要吧。」他說:「這是債券耶!又不是股票,哪來的風險?而且某某銀行那麼大,又不會倒,他們說不會賠錢就不會賠錢。」

我還是不死心,說:「李叔叔,天底下沒有那麼好的事,銀行放款只收3%-5%利息,卻要付給你7.5%的利息,這一定不是該銀行的債券,他也不可能為你保本,還是弄清楚的好。」這位長輩丟下一句「你不相信就算了」,就不高興地走了。事隔二年,李叔叔也成了痛罵銀行吃人的其中一員,而他辛苦多年的900多萬元積蓄與退休金當然一去不回。

由這些悲慘事件中,我們能不能學到些什麼?除了怪別人詐騙,我們是否也該更加學會保護自己。

首先,弄不懂的標的不要投資,完全不認識的公司就不要買,除非你純粹看技術面操作,否則第一,不可以重押,第二就要照技術面設停損並嚴格執行。

其次,不要隨便相信「保本」商品。要知道,債券並非無風險,難道沒聽過「垃圾債券」嗎?買保本商品要問清楚是誰負責保本?有無明確合約條文訂定,一旦賠本時銀行會無條件賠償?(幾乎不可能有這種事)還是只是在一堆複雜難懂的條件下才保本?

各位要相信「羊毛出在羊身上」,世上沒有高利潤、低風險的金融商品,除非是特權或內線(那就有違法的風險),詐騙集團與金光黨會存在,大多是利用人性「貪心」的弱點。

一旦有人報你會大漲的明牌,邀你投資一項所謂穩賺不賠的生意,或賣給你一個遠低於市價的商品,你一定要立刻問自己:「我何德何能,他為什麼要對我那麼好、讓我占便宜?我對他有幫助?還是別有目的?」我並非要各位事事懷疑,而是對一旦出問題就可能危及生活、家庭者,必須特別小心。

就像台股在8,000點附近震盪,成交量始終不足,空方能量維持高檔,若本周季報業績亮麗仍無法激勵台股攻過8,190點,甚至8,090點缺口都無法收盤站上,那麼,進入5月報稅季節,就要小心台股回檔的可能。

(作者是理財周刊投研部總經理,證券投資分析經驗逾20年)

【2010/04/25 經濟日報】



【Winzi 讀報】

「不懂的別碰」,但是不碰碰看、繳些學費,又怎能獲得教訓與經驗?

「不懂的別碰」,雖然只有五個字,但是,沒碰之前,又有多少人可以深刻的體會這五個字?

往往都要在付出一些「學費」後,才會對這五個字有所「感覺」,因為這五個字的售價一般而言是「蠻貴的」,只是除了「感覺」之外,是否能真有所獲而不枉繳了學費那才是重點。

我常說:基金的風險不比股票低,即使是定期定額的傻瓜術,買錯基金一樣會讓人慘賠不已。不過,俗語說:「失敗為成功之母」,在碰之前先想好與做好準備,再碰看看就會懂了,因為這是邁向成功的必經之途!


 

2010年4月22日 星期四

賺錢 得靠拐彎抹角



圖片來源 : http://www.realwire.com/



【經濟日報╱2010/04/01】
當得知我的新著「拐彎抹角」(Obliquity)出版時,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布萊克(James Black)也在同一周去世,讓我相當難過。是布萊克給了我寫這本書的概念,讓我能夠用「拐彎抹角」描述這個看法。

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時,格拉斯哥大學的年輕講師布萊克受聘於帝國化學工業集團(ICI),成為這家公司第一批製藥研究員。當時,這家英國頂尖的化學公司已經把發展焦點從炸藥與染料轉移到肥料與石油化學。戰爭結束後,公司主管認知到藥品是促成盟軍戰勝的關鍵之一:抗生素幫忙打了勝仗,於是認為製藥是化學公司全新的發展前景。

製藥鼻祖-創降血壓良方

ICI的遠見是對的,但是收成很慢:這個製藥部門連續虧損20年。今日的市場不會容忍如此賠錢、風險如此之大的事業。但是布萊克與他的團隊最終發現了貝他阻斷劑(β blocker),這是第一個可以有效治療高血壓的療方,今日仍有幾千萬人每日服用。於是這個製藥部門很快開始獲利,而當它獨立分割、股票上市,成為捷利康藥廠(Zeneca)後,市值很快就超過原本的母公司。

良禽擇木-只為研究環境

但這都是很久之後的發展。在1960年代,當貝他阻斷劑還在臨床測試時,現代製藥工業還只是學步中的嬰兒。布萊克認為公司現在只想叫他儘快回收原本的投資,要他專門推廣貝他阻斷劑,但是布萊克想做更多的研究,於是他離職了。

布萊克投效競爭對手史克藥廠(SmithKlein)。布萊克認為,貝他阻斷劑的原裡可以有更多其他應用,這種機制是干擾人體內的受體(receptor),讓人體對化學成份的反應中斷。於是他很快開發出治療胃潰瘍的藥物;史克藥廠的泰胃美(Tagamer)一炮而紅。而這項成果發表後,另一家英國藥廠葛蘭素(Glaxo)立刻改投入研究阻斷劑;他們的研究成果,善胃得(Zantac),將成為史上最暢銷的藥品、並且讓葛蘭素從破產邊緣的小公司變成全球製藥巨人。

因此,布萊克的研究不只促成一家藥廠的成功,而是促成了三家英國藥廠的壯大。他絕對可以稱為英國製藥產業之父,這是英國在戰後最成功的工業產業。

在這段期間,布萊克一人創造的股東權益比歐洲其他任何人都要多。但這不是他研究的目的,他投效的ICI只是因為這家公司當時提供了資金充沛、積極鼓勵的研究環境,而他投身生醫產業是因為覺得這個科學領域令人著迷。

十多年前我曾訪問布萊克關於他離開ICI的緣由,他說,在它看來ICI的的企業文化在1960年代開始轉變了。不只是製藥帶來的利潤使ICI變得更為財務導向。另一位這個時代的敏銳觀察家山普森(Anthony Sampson)在1965年寫道,ICI出現首位非科學家出身的董事長錢伯斯(Paul Chambers)之後,在他領導下,「一家以鼓勵研究、照顧員工、利益分享、盛產頂尖學者聞名的企業,突然變成一家最殘忍無情的商業集團」。

專注研發-股東權益大增

但是,錢伯斯的瘋狂併購策略沒有為股東帶來利益,是布萊克的研究讓股東賺錢。錢伯斯改變的ICI的企業文化,後果是讓布萊克去幫其他公司賺錢,盡管布萊克本人沒有賺到什麼錢。
布萊克說:「我當時告訴同事,如果他們想賺錢,有太多比研究製藥更簡單的辦法。我真的錯得太離譜了!做生意就像科學研究一樣,最好的成果往往是當你專注研究其他東西時附帶出現的。我想這可以稱為『拐彎抹角』的原則。」我從他的這段話得到啟發,寫了這本書。
(作者John Kay是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 編譯陳家齊)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夏比若 讓美證管會硬起來



美國證管會主席夏比若


【經濟日報╱編譯 莊雅婷】
上周美國證管會(SEC)格外忙碌,先是宣布加強管控高頻率交易(high frequency trading),接著又對高盛提起告訴,種種跡象都顯示,證管會主席夏比若(Mary Schapiro)在上任逾一年後,終於讓SEC敢打老虎,展現監管機關應有的魄力。

夏比若上任之初,曾被外界批評動作慢半拍,對華爾街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但隨著美國國會加速通過金融改革法案,夏比若也領導SEC逐漸發揮監管功能,正面向金融業者宣戰。這是SEC的一大轉變。過去十年來,雖然該機構靈敏地嗅出諸多金融弊案,包括馬多夫和恩龍(Enron)等醜聞,但在小布希時代,SEC的職權幾乎轉到原應受到監管的金融機構上。

夏比若曾擔任SEC的委員,負責華爾街監管業務長達數十年。1980年代初期,她進入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服務,在柯林頓執政期間,升任CFTC的主席。她也協助整頓那斯達克交易所。

在美國證券商協會(NASD)和紐約證交所(NYSE)為了節省華爾街省本,合併成金融業自律機構金融業管理協會(Finra)時,夏比若展現了過人的戰鬥力。她成功登上Finra執行長高位,薪水因此多了57%。由於夏比若資歷豐富,歐巴馬上後欽點她接掌SEC,成為史上第一位女主席。

擁有SEC與CFTC背景的夏比若獲得歐巴馬青睞,也顯示後者考慮合併這兩個監管機構,這也是許多專家長期來支持的做法。

最近數月來,夏比若積極研擬計畫管制金融市場。她打算祭出新規定降低信評機構的利益衝突,也考慮利用平盤以下禁止做空的規定來限制放空交易。

此外,她也承諾儘速採取行動,未來將讓企業股東在執行長薪酬和董事會選舉上獲得更大決定權;SEC歷任主席一直不斷在這方面努力,但都因牽涉到龐大的企業利益而功敗垂成。夏比若目前正在研擬計畫,要求企業揭露更多擔任董事會成員的資格,特別是參與評估風險與決定高層薪酬的人。(綜合外電)



金融界 已成為詐騙集團

【經濟日報╱克魯曼專欄】
去年十月我看了一部卡通,片中一教師請學生以動詞「打劫」造句。學生的答案是「高盛」。

聯邦證管會上星期指控高盛公司高層從事白領打劫的勾當。

我採用經濟學家艾克洛夫及羅莫在一九九三年的一項研究報告為「打劫」一詞下的定義。這項報告在雷根時代的儲貸危機發生後提出。它指出,危機造成的許多損害是蓄意詐欺下的結果。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否亦然?

有關詐欺在危機中扮演角色,討論重點大多集中於如下兩種形式的欺騙行為:掠奪式放貸與風險的不實呈現。部分貸款人顯然在受到誤導的情況下,辦理他們毫無任何理解的昂貴複雜貸款。以這方面而言,布希時代的聯邦主管官員難辭其咎,因為他們不僅從未遏止浮濫貸款,甚至阻止各州政府採取具體措施。大致而言,次貸放款機構並未看好它們承辦的貸款。相反的,它們把這些貸款賣給投資人,有時候甚至還知道,未來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大於購買這些貸款(或貸款擔保的證券)的人們所知。

我們現在目睹的是第三種詐欺。

我們已知,在主動兜售房貸擔保證券的同時,高盛與其他公司認定這種證券的價值一定崩盤,進而從中獲利。這種作法應受到譴責,卻不違法。然而聯邦證管會指控,高盛創造並兜售被蓄意設計成必然失敗的證券,使一名重要客戶得以因這種失敗而獲利。這正是我所說的打劫。

高盛並非被控從事這種勾當的唯一金融公司。剛榮獲普立茲獎的新聞調查網站ProPublica指出,數家銀行涉嫌為避險基金「磁星」(Magnetar)行銷註定失敗的投資組合。「磁星」押注這種失敗。

如此說來,詐欺在金融危機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掠奪式放貸與假象包裝房貸的銷售並不是引發危機的原因,但卻導致危機惡化,因為它們助長房市泡沫,同時創造一旦泡沫破滅必定淪為有毒廢棄物的一籃子資產。

至於設計註定失敗的投資組合,這可能導致原已處於劣勢的銀行損失擴大,以致金融危機更加嚴重,最後並導致房市泡沫演變成經濟災難。

一個明顯的問題是,主管當局斟酌中的金改措施是否足以阻止過去十年來不斷擴散的欺騙行徑。答案是可以。

獨立的消保署或許有助於限制掠奪式放貸。參院草案中的另一項條文規定放款機構必須截留承做放貸總值的百分之五,這足以限制不良貸款的承做及迅速賣給不明究裡投資人的可能性。

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改革構想主要涉及規定「信用違約交換」之類的金融工具必須公開透明交易,有如一般的證券及債券,然而能否有效遏止高盛的胡作非為卻是不得而知。可以確定的是,金改的最後草案最好包含能夠阻止這種掠奪行為的明確條文,尤其是阻止業者憑空創造「合成債務抵押債券」。這種雞尾酒式的信用違約交換足以使投資人針對資產下注,卻並未真正擁有它們。

針對高盛指控的主要道德關鍵並不涉及改革的具體條文,而是改變華爾街的迫切需要。聽聽金融業說客及與他們擁抱的共和黨政客的說法,你一定會認為,只要聯邦政府承諾不再紓困,問題全都會解決。然而這完全錯誤,不只是因為這種承諾不可信。

因為事實上,金融界已成為詐騙集團,少數人坐享優渥待遇,卻盡做一些誤導甚至剝削消費者與投資人的勾當。如果我們不以具體行動限制這種行為,詐騙肯定沒完沒了。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陳世欽譯)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次貸案 - 風雲再起



圖片來源 : www.1010wins.com


高盛案 陰謀論甚囂塵上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
即便相關論述已經汗牛充棟,人們仍在討一個簡單的說法,解釋為何相對少數的人付不出房貸竟會演變成嚴重的金融危機。對此,美國證管會(SEC)對高盛公司的22頁起訴書看似提供了一個劇本。

劇本裡的角色有全球最會賺錢的投資銀行高盛公司,以及靠做空美國房市賺到幾十億美元的鮑森避險基金。這裡有個名字像間諜小說人物的31歲法國籍惡棍「托爾」,他向被害投資人兜售稱為「珠算」(Abacus)的金融商品。

倒楣的德國工業銀行(IKB)拿1.5億美元購買這個「珠算」,全數賠光。這裡還有個中間人ACA管理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甚至還出來跑龍套。

證管會指控說,想要放空美國房市的鮑森,實際上是付給高盛公司1,500萬美元,創造一筆房市一跌就會完蛋的垃圾證券;高盛騙ACA說這個證券不是垃圾,於是誘來不知情的德國銀行吃下這筆垃圾。鮑森賺到10億美元,投資人賠掉10億美元。而挨告的不是鮑森,是出面兜售的高盛。

就美國證管會的觀點來看,高盛在幫大客戶鮑森賺大錢的同時,卻沒有盡責向其他投資人揭露訊息,這種行為變成詐欺,讓高盛成為美國政府第一個針對房市證券起訴的金融巨頭。

高盛抗辯說這種指控毫無根據,還指出該公司實際上在IKB銀行的交易中損失9,000萬美元。但光是起訴已為國會轟炸華爾街提供了充足火力。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陶德說:「讓我把話說清楚,我們不需要等到這個案子結束,也知道資產擔保證券的不透明狀況助長了這次金融危機。」

這起案子的時機敏感,美國總統歐巴馬同一天表態要強力推動金融改革法案。而反對黨共和黨的全數41名參議員,共同連署表態要推動「跨黨派」的金改法案。他們不想被貼上與金融家狼狽為奸的標籤,急於劃清界線。

AIG沒有直接涉及證管會控告高盛案。但是,這家創造出一個超級金融賭場,最後把身家全部輸光的保險公司,則是在其他的「珠算」金融商品合約中與高盛對賭:房價要是漲,AIG賺錢;房價跌了,高盛贏錢。AIG輸錢輸到必須靠納稅人輸血1,823億美元,才能存活至今。

大型商業銀行可以作壁上觀。他們可以說,你看,就是高盛這種投資銀行把市場搞壞的;我們可沒承作不良貸款,讓房市陷入這種境地。都是投資銀行拚命包裝房貸證券,賺手續費,房市泡沫才吹到這麼大。

但就如同各方報導,高盛不是唯一在創造這種複雜、不透明金融商品的公司。其他華爾街銀行也都為客戶量身打造可用來做空美國房市的證券,內容隱晦到只有少數人清楚。而根據華爾街日報記者祖克曼所寫的書,德意志銀行也曾想效法高盛,參加鮑森的賭局,結果卻對鮑森賭輸了5億美元。

許多人心中的陰謀論是高盛一手打造這場金融危機,讓自己獲取暴利。儘管高盛不可能獨自造成這麼大的危機,但高盛成為美國政府對次貸證券的第一個控告對象,卻使這種陰謀論更甚囂塵上。

但這種陰謀論忽略掉其他也要負責的人:沒盡責的監管機關、應該很清楚投資內容的機構投資人、買自己根本負擔不起房子的房貸戶,以及已蒙羞的信評機構。如果高盛事件讓這些人趁機脫罪,將非常不幸。 (取材自華爾街日報)


高盛案 詐傷金融與商品市場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
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將繼續調查其他與美國房市連結的複雜證券商品,16日對高盛的民事控告可能只是開端。金融股紛紛重挫,並拖累石油、黃金等商品市場大跌。

美國證管會並表示,荷蘭銀行(ABN Amro)與德國工業銀行(IKB)是高盛這項合成債權擔保憑證(Synthetic CDO)產品的大輸家,一同賠掉近10億美元。IKB與買下荷銀的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後來都必須接受政府救援。

SEC的詐欺指控使高盛商譽蒙上陰影,投資人並擔心其他金融機構也可能遭遇類似官司。高盛股價16日收盤暴跌近13%,市值蒸發120億美元。德意志銀行跌掉9%,摩根士丹利下跌6%,收購美林公司的美國銀行以及花旗集團皆下挫5%。

負責調查本案的證管會結構與新商品部門主管林克(Kenneth Lench)說:「證管會繼續調查投資銀行與其他將複雜金融產品包裹成證券的公司,他們在美國房市顯露下滑跡象時推出這些連結房市的商品。」

高盛等投資銀行一直是商品期貨市場的資金主力,高盛被告的消息撼動商品市場。西德州輕原油5月期貨價16日一度暴跌3.5%,收盤跌幅縮至2.7%,成為每桶83.24美元。黃金現貨價格也大跌1.88%,至每英兩1,137.4美元。

證管會指控,高盛2007年2月推出的「珠算2007-AC1」(Abacus 2007-AC1)的合成CDO商品,其實是設計用來讓鮑森避險基金公司做空房市。但是負責這項產品的高盛副總托爾(Fabrice Tourre)卻欺騙投資人說,「珠算2007-AC1」是由另一家獨立的ACA管理公司所設計,隱瞞鮑森正在做空這項產品的事實。證管會因此對高盛公司與托爾都提出民事的詐欺訴訟。

證管會表示,控告高盛是基於高盛隱瞞證券產品的重大事實。鮑森公司沒有遭到任何指控。

2006到2007年期間,看空美國房市的人紛紛找上各投資銀行,設計與這次涉案CDO類似的複雜放空產品。因此高盛被告可能是連串類似訴訟的開端,在這類CDO虧錢的投資人可能紛紛興訴。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已在去年控告美林公司用同樣的手法,一方面讓避險基金客戶做空CDO,另方面又在未告知的情況下向荷蘭合作銀行銷售這筆CDO,使該銀行損失4,500萬美元。

美國證管會的起訴文件說,德國工業銀行因為「珠算2007」而虧掉1.5億美元,荷蘭銀行賠掉8.41億美元。這些錢最終大多落到鮑森公司手中。高盛在過程中收受鮑森公司1,500萬美元的手續費。知情人士說,托爾在2007年拿到逾200萬美元獎金,並獲升遷到歐洲推廣這類產品。

高盛發表聲明說,證管會的指控「毫無事實或法律根據」,將極力維護公司的清白。高盛並指出,在這場交易裡高盛也損失了9,000萬美元。


小辭典/合成CDO

債權擔保憑證(CDO)是分層給付的金融產品。一般是把許多有固定支付金流的債券集合成一個資產池,然後分多層出售。優先層CDO買家拿最低利率,但優先獲得支付;最底層CDO買家拿最高利率,但萬一違約就首先承受損失。

合成CDO則不把實際的資產證券放進資產池,而是拿信用違約交換(CDS)合約放進資產池。在高盛案中,SEC指控高盛其實是讓做空這筆CDO的人去選擇哪些CDS要包裝進CDO,但沒有告訴CDO買方。
(編譯陳家齊)
【2010/04/18 經濟日報】



秋後算帳…華爾街券商頭痛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
金融風暴至今看起來好像已差不多平息,但美國國會和證券主管當局卻準備秋後算帳,最快將於下個月開始調查高盛等華爾街券商,看他們的業務是否違法。

紐約時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美國國會、證券管理委員會(SEC )和華爾街自律組織金融業管理協會(Finra),將調查高盛、德意志銀行和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券商,在銷售抵押債權憑證(CDO)這類複合性證券時是否違法。

報導說,華爾街券商在房市景氣大好時,把大量房貸債權包裝成CDO賣給客戶,卻同時放空這些複合性證券以避險。後來房市開始下滑,高盛等券商疑似變本加厲,一邊銷售價值不斷縮水的證券,一邊繼續放空。大多數人因房市崩盤受害時,他們卻坐收可觀的利益。

報導指出,所有調查都還在初期階段,但重點看來在於這些證券的設計方式,是否故意挑選風險特別高的房貸相關資產,再層層包裝成金融商品出售。高盛等業者出售的部分證券,在設立後幾個月內就價格暴跌。銷售給投資人卻又放空這些證券的兩面手法,是否違反公平交易法或證券法,也是調查的重點。

高盛和其他華爾街同業當然嚴詞否認,表示他們向來運用多種交易技巧避險,宣稱許多謹慎的投資人也用同樣的手法。不過,這些CDO到最後都成為券商大量放空的工具,主要目的已經不是避險。

紐約R&R顧問公司結構性金融業務專家雷恩斯形容,這就好比你幫別人的房子買火險,然後再放把火燒掉它。

報導指出,同樣靠放空複合性CDO賺大錢的,還有不少避險基金,例如鮑森公司(Paulson & Company)。德意志銀行、摩根士丹利以及Mariner投資集團旗下的Tricadia管理公司,也大玩一手放空房貸市場、一手推銷CDO給客戶的把戲。

美國金融危機調查委員會主席安傑里德(Phil Angelides)表示,高盛、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等公司的執行長下個月將赴國會作證,美國銀行即將上任的新執行長莫尼罕,預料也會出席。

安傑里德表示,這些金融機構無疑在金融風暴的中心,但先不要對他們的角色預設立場。這場聽證會訂明年1月13和14日舉行,預定明年底提出最後調查報告。
【2009/12/25 經濟日報】



圖片來源 : 洛杉磯時報


基金經理人鮑森 投資心法不藏私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
不少人因金融海嘯跌得鼻青臉腫,避險基金經理人鮑森(John Paulson)卻因慧眼獨具賺進200億美元。現在,鮑森要分享他的投資心法。

鮑森目前身價逼近40億美元,每日薪資達1,000萬美元,比JK羅琳、歐普拉和老虎伍茲三人2007年的薪資總和還高。鮑森2006年預見房市泡沫化,以逾10億美元為房貸抵押投資大買保險,房市崩盤後,一檔基金甚至增值逾500%。

去年,鮑森再次放空金融股大賺一筆。以下是鮑森的八門投資心法。

首先,不要依賴專家,對華爾街力推的商品保持警覺。投資人在這波金融海嘯雖損失慘重,但絕對比不上身陷有毒資產泥淖的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諷刺的是,麻煩就是這些銀行惹出來的,而且華爾街頂尖的分析師還曾擔保它們安全無虞。

其次,泡沫意味著麻煩。儘管學理指出金融市場效率已經提升,但是無論房屋、能源等市場皆陸續出現金融泡沫,顯示市場走向愈來愈難預測,鮑森建議,投資人應隨時擬定退場策略,並保有現金以安全脫身。

第三,專注於債市,因為債市比股市更能預示危機。鮑森認為,投資人關心股市漲跌卻不瞭解債市,是錯誤的作法,因為通常複雜的市場才能看出危機的端倪,次貸危機就是一例。

第四,專精新投資。儘管鮑森並不熟悉信用違約交換(CDS)商品,卻因下功夫瞭解而獲利。鮑森建議,投資人可多瞭解指數股票型基金(ETF)。

第五,有保險有保庇。很多投資人擔心房市過熱卻不加以因應,例如當時CDS之類的保險工具價格極其便宜,許多專家仍忽視它們。

第六,經驗是王道。能在這波金融海嘯屹立不搖的投資人,多半被視為過氣,但這些人才是歷經多次市場崩盤的悍將,反觀不少銀行家和分析師只在承平時期平步青雲。

第七,不要和投資談戀愛。鮑森今年初看好銀行和金融類股,因為其資產負債表已有改善。鮑森的金玉良言是,最棒的交易不會永遠如此,所以要擦亮眼睛。

最後,運氣也很重要。鮑森2006年初看準房市將有一波麻煩而下注,但有些人卻因過早下注錯失良機。他建議投資人,即使確信投資能獲益,也不要冒太大風險。
【2009/11/16 經濟日報】

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新興歐洲除了原物料還有什麼值得投資?



圖片來源 : Google images


【貝萊德╱提供】

新興歐洲除了原物料還有什麼值得投資?為何貝萊德新興歐洲基金持續加碼內需消費題材?

俄羅斯的消費潛力

俄羅斯有超過1.4億的人口,除2008年外,自2000年以來,其國民實值薪資成長,與實值可支配所得每年都在成長(實質薪資成長 = 名目薪資成長 - 通貨膨脹)。隨著所得提升,消費能力亦大增,根據PWC研究數據顯示,2008年俄羅斯已成為歐洲汽車最大的銷售市場。此外,俄羅斯的消費者信心指數自2009年第一季以來,連續三季回升。實質薪資也於2009年第三季再度回復到正成長。



原油價格帶動盧布走強

隨著全球景氣逐漸復甦,對於能源的需求節節上升,也帶動原油價格上漲,截至2010年第一季底,油價一年的漲幅高達六成以上。同時間,俄羅斯盧布也呈現走升格局。由於俄羅斯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與出口國,隨著油價的上漲,國際石油交易市場對盧布的需求也同時提高。

此外,石油與天然氣提供了俄羅斯政府六成左右的經濟預算,在油價走揚且短期產量並未減少的情況下,政府的收入也相對增加,這也表示政府更有能力因應國內的經濟刺激方案與其他投資計畫,並吸引外資進駐參予投資。而盧布升值,也讓俄羅斯人的購買力增加,有益於俄羅斯消費等內需產業。



零售消費產業深具發展潛力

自2003年以來,俄羅斯的零售消費產業逐漸萌芽,截至2008年,實質零售銷售年成長達10%以上。根據2009年全球零售發展指標(GRDI,Global Retail Development Index)可看出,俄羅斯零售消費的市場潛能與迫切需求,遠高於其他新興國家,整體指數在所有國家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印度。同時政府為鼓勵企業投資,目前俄羅斯的公司稅僅20%,遠低於其他歐洲國家,如德國的30%與英國28%。實質內需成長需求加上政策作多,未來俄羅斯零售消費產業的發展潛力不容小覷。



貝萊德新興歐洲基金加碼能源與內需消費

相較於巴西的2014年世足賽與2016年夏季奧運,俄羅斯也將主辦2012年的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以及2014年的冬季奧運,總理普京保證政府將投入大筆資金,供俄羅斯的交通與各項基礎建設進行更新與建造。而相較於其他國家,俄羅斯的景氣刺激方案於2010年才正式開始實施,這也表示現在正是佈局俄羅斯內需產業的最佳切入時點之一。

貝萊德新興歐洲基金經理人除加碼能源類股外,同時看好俄羅斯的內需成長,加碼消費性產業。此外,經理人同時管理貝萊德新興市場基金,充分掌握趨勢輪動。





【Winzi 讀報】

貝萊德的基金,整體而言表現皆不錯,不過在強敵環伺的東歐這個區域裡,貝萊德新興歐洲此檔基金的表現,相對的就落居在中段班。2010/2月號Smart雜誌中的MorningStar基金Vision,對此檔基金有進一步的報導。

以下是幾檔東歐基金自 2009/03/10 至 2010/04/15 的績效比較



相關報導 :

新興歐洲趨勢分析
抓對廝殺,試練才正要開始!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房貸擔保債 有買盤接手


PIMCO執行董事暨資產擔保證券投資經理人珍妮佛‧百德威 (Jennifer Bridwell)。
記者林俊良/攝影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太平洋資產管理(PIMCO)執行董事暨資產擔保證券投資經理人珍妮佛‧百德威(Jennifer Bridwell)昨(13)日指出,美國聯準會(Fed)停止房貸擔保債券(MBS)收購計畫,並未影響MBS投資市場,主因市場對此已有預期。

她說,政府退出後,基金經理及銀行私人買盤接棒,PIMCO不久後會重新加碼MBS。

珍妮佛‧百德威投資經歷達22年以上,曾擔任美國政府所主導的二房機構投資經理人,現為PIMCO機構抵押擔保債的掌門人,掌握1,690億美元的機構擔保債券部位,專精房地產市場與聯準會政策走向等投資議題。她昨天特別來台,拜訪台灣的VIP客戶及機構法人。

MBS是固定收益市場中規模最龐大的投資標的,總金額超過10.4兆美元,PIMCO在此一市場,也是主要投資者。因此,常有投資人詢問PIMCO,美國Fed在3月底停止MBS收購計畫後,對MBS市場的影響。

珍妮佛‧百德威說,這項收購計畫的終止,對於市場影響是「還好」。她說,市場對政府停止撒錢,支撐金融市場早有準備,且MBS的價格也已反應此一預期。失去政府撐腰的MBS市場,未來價格會比較波動,PIMCO已減碼因應。

聯準會政策退場,未造成機構MBS崩盤,主因包括Fed政策的透明度很高,市場對政策退場早有準備;及基金經理和銀行在內的機構投資人,在政策退場後接棒。此外,Fed利率正位於零利率的低水準,機構投資人極力尋求較高收益的安全性資產,銀行貸放意願仍彽,帶來新一波MBS的買盤。

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政府為了救市,陸續祭出支援二房、MBS收購計劃等政策,曾使得相關資產或機構擔保債券,成為市場趨之若鶩的投資標的,許多債券基金皆以這類產品做為主要持股。

PIMCO旗下債券基金,包括旗艦商品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在當時皆重押MBS,總回報債券基金的MBS,最高曾占投資組合的73%;美國政府宣布接管二房時,MBS價格曾單日強彈1.77%,之後,自2008年11月起,MBS更拉出一波連續13個月上漲的走勢,PIMCO在MBS這一波行情中,獲利最豐。

不過,現在PIMCO似乎又嗅到風向改變,PIMCO預估,政府結束購買機構MBS後,MBS利差將小幅上升10點至30點,債券價格仍然偏高,未來將視情況加碼機構MBS債券,但至2010年2月底,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持有MBS比重僅6%,較指標指數減碼達24個百分點。

至於與資產擔保債券後市息息相關的房地產市場,珍妮佛‧百德威指出,美國房市確實出現復甦的跡象,主要歸功於政府的政策支持,美國整體房市可望在今年中落底。

不過,PIMCO認為,房市不會出現V型復甦,因為市場上仍有許多「影子庫存」待消化,這些房屋供給將會對房市復甦帶來考驗,房市預料將會經歷一段長時間的緩慢復甦。

美國「可償付住房重貸計劃」(HAMP)目前仍難有效幫助房貸戶變更貸款條件,不過,她認為,情形已愈來愈好,未來應會有其他相關替代法案提出,這對房市是好消息。

2009年下半年開始,PIMCO著手深入研究商用不動產市場,珍妮佛‧百德威表示,低迷的成交量及較差的交易透明度,使得商用不動產的研究困難,商用不動產的價格也已下挫50%,就目前的數據看來,PIMCO預估商用不動產市場在未來幾年,都不會有太好的表現。





【Winzi 讀報】

表中所列,皆非純房貸債券基金。那麼,近半年來,房貸債券基金是否有很高的買盤接手?不妨觀察一下房貸債券基金的規模變化,即可看出一些端倪了!

相關報導:債券基金名稱有名堂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驚人的第六感潛力


看了會讓人大吃一驚的科技展現,美國 MIT Media Lab(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天才學生普拉納夫- (Prarnav Mistry),發明了一項結合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科技,令人 又驚又喜;

喜的是,對於未來生活,悠遊於實體和虛擬之間,將更自 由無限,

驚的是,對於現今的人們和企業而言,這場演講是一場提醒 :「訊息上身,才有未來」。



影片來源:TED.com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2010年3月份各國製造業 PMI



圖片來源 : Markit


全球製造業報喜 股市歡唱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
歐、美、亞製造業景氣同步加速擴張,激勵全球股市和商品行情1日大漲,歐股漲到18個月高點,國際油價最高漲破85美元,是17個月新高。

1日公布的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製造業指數攀升到近六年來最高,歐元區3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改寫三年多最佳紀錄,中國和台灣、南韓、印度等亞洲經濟體的製造業也持續擴張。

阿姆斯特丹富通銀行(Fortis)經濟學家寇尼斯表示,全球貿易蓬勃發展,復甦力道強勁。

一開始是由新興市場帶動這股趨勢,如今已開發市場也慢慢跟上。

在第二季的第一個交易日中,全球股市全面上漲,美股1日在紐約早盤開高走高,道瓊指數一度上漲近百點,Stoxx歐洲600指數最高上漲1.4%至267.29點,是2008年9月來最高。

MSCI新興市場指數連續第五日上漲,漲勢為今年來最長。

銅和白金漲到2008年8月來最高,西德州輕原油最高上漲1.6%至85.1美元。

美國3月ISM製造業指數上揚到59.6,優於2月的56.5,比市場預期的57還好,是2004年7月來最高,也是連續第八個月擴張。

美國就業市場也傳出好消息,上周首度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6,000人至43.9萬人,符合市場預期。

波動較小的四周平均申請人數,降到447,250人,是2008年9月來最低。

根據Markit Economics資料,歐元區製造業PMI從2月的54.2 上升到56.6,是2006年11月至今最高,主要是德法成長以及出口新訂單增幅創10年最大;此指數超過50代表景氣擴張。

此外,英國製造業PMI和生產的成長速度,也改寫逾15年的紀錄。

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PMI從2月的52增加到55.1,是連續第13個月擴張。

滙豐(HSBC)的數據更正面,從55.8上升到57。南韓和澳洲類似的數據也顯示上個月製造業活動持續擴張,只是比2月慢。

亞洲製造業持續成長,加上油價漲到17個月來高點,代表通膨可能再度成為問題,促使亞洲政府和央行收回財政和貨幣刺激措施。

HSBC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曲宏賓認為,通膨壓力迅速累積,增加未來幾個月會升息的風險。

印度上個月的PMI指數雖比2月下滑,但仍屬擴張。

HSBC新加坡經濟學家旺德斯佛德指出,印度央行要謹慎處理物價急漲的風險,他預料該行本月會宣布升息。
【2010/04/02 經濟日報】











相關報導 : 2010年2月份各國製造業PMI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107億美元 巴提買Zain非洲資產



巴提電信董事長 : Sunil Bharti Mittal (巴提網站)


印度行動通訊龍頭取得15國業務 用戶數將增至1.8億 躍居全球五哥

【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
印度行動通訊龍頭巴提電信公司(Bharti Airtel)31日證實,已以107億美元併購科威特電信業者Zain的非洲資產,一舉躍居為全球第五大行動通訊業者。

這是自塔塔鋼鐵(Tata)2007年以130億美元併購英國鋼鐵製造商科勒斯集團(Corus)以來,印度規模最大的跨國交易。巴提電信的用戶數可望提高至約1.8億人,全球排名晉升至第五名,並進入快速成長且手機普及率相對仍低的非洲市場。



雙方30日傍晚在Zain非洲部門的荷蘭阿姆斯特丹總部敲定具法律約束力的最終協議,巴提將提供90億美元的現金,並承受Zain 非洲業務的17億美元債務,以總計107億美元取得Zain在非洲15國的業務,不包括摩洛哥和蘇丹。不過,本交易仍待股東會議通過。

科威特官方通訊社KUNA引述巴提電信董事長蘇尼.米塔爾(Sunil Bharti Mittal)說法報導,交易完成後巴提將先行支付83 億美元,一年後再支付剩下的7億美元。另據Zain的聲明,這筆交易將帶來33億美元的淨利,會反映在第二季財報。

巴提為印度最大行動通訊業者,在母國市場競爭加劇、甚至因價格廝殺戰損及獲利的情況下,有意進軍海外市場,而非洲就是巴提鎖定的目標。巴提過去曾兩度有意入股南非最大同業MTN集團,卻未能如願,使MTN日後將成為巴提在非洲最大的競爭對手。

除了巴提,全球行動通訊業者近來也紛紛將目光投向非洲這塊新興市場,除了手機普及率仍低,科技進步壓低價格,讓更多非洲民眾有能力負擔,非洲前幾大經濟體力求政治穩定以帶動經濟成長,都助長在此地發展的誘因。

Zain業務範圍涵括中東和非洲17國,非洲人口最多的奈及利亞也在其中,目前Zain用戶數共逾7,000萬人,非洲有4,200 萬人。在印度、斯里蘭卡和巴格達營運的巴提,用戶總數近1.25億人,印度市占率為23.33%。

併購交易定案後,巴提股價31日早盤勁揚1.33%,終場以每股310.95印度盧比的平盤作收;Zain報每股1.4科威特迪那。

瑞典電信設備商易利信31日也與巴提敲定13億美元的合約,為巴提在印度布建第二代行動電話(2G)基地台,以提升通話和數據傳輸品質,並為未來的3G服務預作準備。
【2010-04-01/經濟日報/A7版/國際企業】